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
热者清之,逆者平之
虚者补之,瘀者攻之,热者清之
塞流,澄源,复旧
第1题:
常用于治疗崩漏的腧穴是( )
第2题:
治疗血瘀崩漏用
第3题:
实热崩漏的治疗法则为( )。
A、养阴清热,止血调经
B、滋阴降火,止血调经
C、清热凉血,固冲止带
D、清热固冲,止血调经
E、清热泻火,止血调经
第4题:
慢性脓胸的治疗原则为
A.手术闭合脓腔
B.纠正营养不良和慢性中毒
C.恢复肺功能
D.控制感染
E.治疗原发病
第5题:
治疗崩漏的三法是
A.塞流、澄源、求因
B.补肾、益脾、调肝
C.补肾、益脾、化瘀
D.塞流、澄原、复旧
E.塞流、止血、求因
第6题:
第7题:
烧伤合并ARDS的治疗原则为()
第8题:
简述崩漏的治疗原则。
第9题:
治疗脾气虚,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等的代表方是();治疗脾阳虚,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等的代表方是()
第10题:
治疗崩漏,以下哪项叙述不当:()。
第11题:
养阴清热,止血止带
滋阴降火,止血调经
清热凉血,固冲止带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清热泻火,止血调经
第12题:
第13题:
患者女,35岁。经血漏下不止10余天,色紫红而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该患者的诊断及辨证分型是A、崩漏之血热证
B、崩漏之湿热证
C、崩漏之气郁证
D、崩漏之血瘀证
E、崩漏之脾虚证
崩漏实证的治疗原则为A、清热利湿,理气行瘀
B、调补冲任,益气调经
C、调补肝肾,调理冲任
D、益气调经,调补冲任
E、清热利湿,通经止痛
其治疗应选取的主穴是A、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B、关元、三阴交、隐白
C、关元、脾俞、肾俞
D、三阴交、肾俞、太溪
E、气海、血海、三阴交
其治疗,除主穴外,宜加用的腧穴是A、血海
B、阴陵泉
C、太冲
D、地机
E、太溪
针灸治疗该病,常选用的头针是A、额旁1线
B、额旁2线
C、额旁3线
D、顶旁1线
E、顶旁2线
第14题:
张某,女,44岁。经血淋漓不止2周余,量少色红,质黏稠,伴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该患者的诊断及辨证分型是A、崩漏之血热证
B、崩漏之湿热证
C、崩漏之气郁证
D、崩漏之肾阴虚
E、崩漏之脾虚证
根据本案例具体情况,治疗原则为A、滋阴补肾,益气固经
B、调补冲任,益气调经
C、调补肝肾,调理冲任
D、益气调经,调补冲任
E、清热利湿,通经止痛
崩漏虚证的治疗应选取的主穴是A、关元、气海、足三里
B、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C、脾俞、肾俞、次髎
D、关元、隐白、三阴交
E、气海、血海、合谷
其治疗除主穴外,宜加用的腧穴是A、血海、膈俞
B、阴陵泉、血海
C、太冲、太白
D、然谷、太溪
E、太溪、大钟
可加用治疗崩漏的经验穴A、血海
B、至阴
C、隐白
D、大敦
E、公孙
第15题:
用四物汤治疗“血脏虚冷,崩漏,去血过多者”,原方注明宜加入的药物是
A.
B.
C.
D.
第16题:
治疗崩漏的经验穴是
第17题:
第18题:
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期药物治疗的原则为()
第19题:
崩漏的治疗原则。
第20题:
黄土汤既能治疗便血,也能治疗崩漏。
第21题:
若反馈信号与原系统输入信号的方向相反则为()。
第22题:
第23题: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严重烧伤、休克、全身感染
纠正缺氧
限制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营养支持
防止并发症
第24题:
隐白是治疗崩漏的常用穴
大敦有藏血止崩漏的作用
交信是治疗崩漏的效穴
治疗崩漏无须选用关元、气海等任脉穴
血热者,加用血海、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