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s轨道能容纳2个电子,p轨道能容纳6个电子,d轨道能容纳10个电子。f轨道容纳14个电子。16个轨道,一个轨道充最多填两个电子,所以一共是32个电子。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s轨道能容纳2个电子,p轨道能容纳6个电子,d轨道能容纳10个电子。f轨道容纳14个电子。16个轨道,一个轨道充最多填两个电子,所以一共是32个电子。
A

B


相似考题
更多“判断题s轨道能容纳2个电子,p轨道能容纳6个电子,d轨道能容纳10个电子。f轨道容纳14个电子。16个轨道,一个轨道充最多填两个电子,所以一共是32个电子。A 对B 错”相关问题
  • 第1题:

    鲍林(pauli)原理的要点是。

    A、需用四个不同量子数来描述原子中每个电子

    B、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

    C、每一个电子层,可容纳8个电子

    D、在一个原子轨道中可容纳自旋平行的两个电子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关于原子核外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由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B.电子沿一定轨道绕核旋转

    C.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

    D.K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E.K层电子轨道半径最小


    正确答案:D
    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 第3题:

    量子数n=2、l=1的轨道上允许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 A、2
    • B、8
    • C、6
    • D、18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物质由原子组成,每个原子均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电子由于受原子核的吸引力沿一定的轨道绕核旋转。核外的电子因距离核远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壳层。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且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K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 A、1
    • B、2
    • C、8
    • D、10
    • E、18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按照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判断元素,并回答问题。 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能层且只含1 个电子;B的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的原子第三能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6。写出E的元素符号(),要证明太阳上是否含有E元素,可采用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Ar;对太阳光进行光谱分析

  • 第6题:

    量子数m=3,l=1的原子轨道的符号是怎样的?该类原子轨道的形状如何?有几种空间取向?共有几个轨道?可容纳多少个电子?


    正确答案:符号是3P,形状是哑铃形,有3种空间取向,有3个轨道,可容纳6个电子。

  • 第7题:

    关于原子核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均由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 B、电子沿一定轨道绕核旋转
    • C、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
    • D、K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 E、K层电子半径最小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按照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判断元素,并回答问题。 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能层且只含1 个电子;B的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的原子第三能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6。写出由A、B、C、D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至少写出5个)。


    正确答案:KOH、KClO、KClO3、HClO、HClO3

  • 第9题:

    第四电子层包括()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


    正确答案:4s,4p,4d,4f;32个

  • 第10题:

    n=4,l=2的电子的原子轨道是()轨道,该轨道最多可容纳()电子。


    正确答案:4d;10个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外的电子象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

    B

    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C

    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

    D

    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电子云是对电子运动的形象化描述,它仅表示电子在某一区域内出现的概率,并非原子核真被电子云雾所包裹,故选项A错误。原子轨道是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轮廓,它表明电子在这一区域内出现的机会大,在此区域外出现的机会少,故选项B错误。无论能层序数n怎样变化,每个p能级都是3个原子轨道且相互垂直,故选项C错误。由于按1p、2p、3p……的顺序,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逐渐增大。

  • 第12题:

    单选题
    光电效应的发生条件是(  )。
    A

    入射光子能量稍小于轨道电子结合能

    B

    入射光子能量与轨道电子结合能必须是接近相等

    C

    入射光子能量远远大于轨道电子结合能

    D

    入射光子能量远远小于轨道电子结合能

    E

    入射光子能量与外层轨道电子结合能相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照玻尔理论,核外电子因离核远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壳层,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n=2n,半径最小的壳层称K层(n=1),第二层称L层(n=2),第三层称M层。原子能级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动能和势能的代数和),且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表征原子的能量状态,称为原子能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层能容纳6个电子

    B.K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

    C.M层最多时能容纳32个电子

    D.越外面的壳层可容纳的电子数越少

    E.最外层的电子数≥8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s轨道能容纳2个电子,p轨道能容纳6个电子,d轨道能容纳10个电子。f轨道容纳14个电子。16个轨道,一个轨道充最多填两个电子,所以一共是32个电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n=3的原子轨道的形状有()种,共有()个轨道,总共可容纳()个电子 。


    正确答案:3;9;18

  • 第16题:

    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
    • B、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总是在f轨道上运动
    • C、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 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正确答案:C,D

  • 第17题:

    第四能级组包括()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


    正确答案:4s,3d,4p;18个

  • 第18题:

    第四电子层包含的电子亚层有:(),轨道总数为()个,最多可容纳电子()个。


    正确答案:4s、4p、4d、4f ;16;32

  • 第19题:

    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的电子象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
    • 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 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
    • 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元素的个数正好等于相应的最外层电子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数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符号3px中,3表示(),p表示(),x表示(),3px轨道中最多可容纳()个电子。


    正确答案:n=3的第3电子层;l=1的亚层;最大伸展方向在x轴上;2

  • 第22题:

    单选题
    量子数n=2、l=1的轨道上允许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A

    2

    B

    8

    C

    6

    D

    18


    正确答案: A
    解析: l=1时,m可为0、±1,所以有3个轨道。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原子核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均由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B

    电子沿一定轨道绕核旋转

    C

    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

    D

    K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E

    K层电子半径最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