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出血、贫血
一般无肝脾大和淋巴结肿大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和积分减低
末梢血淋巴细胞比例数增高
骨髓可呈灶性增生,但巨核细胞减少
第1题:
19 .下列关于贫血的分类,错误的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网织细胞贫血
D .巨幼细胞贫血
E .溶血性贫血
第2题: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
A.造血干细胞受损
B.造血微环境缺陷
C.造血组织减少
D.细胞免疫机制异常
E.血细胞结构异常
第3题:
下列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血细胞减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红蛋白下降缓慢
B.一般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C.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内铁增加,细胞外铁减少
D.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可有散在增生灶
E.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常伴发严重出血,而且出血部位广泛
本题要点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导致的一种全血减少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无肝脾或淋巴结肿大。其贫血多表现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由于病情进展缓慢,起病时多无骨髓衰竭的表现,甚至可见红系增生和巨幼变;此后骨髓显示增生明显低下,脂肪增多,仅见分散的生血岛(增生灶)。急性再障中血红蛋白下降较快,而慢性再障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平行下降,多为中度贫血。由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也会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故临床上再障要与之相鉴别,骨髓铁染色是两者间主要的鉴别手段。再障时细胞内铁多正常或超出正常范围,细胞外铁增加;PNH时细胞内铁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亦缺如。
第4题: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受损
B.造血微环境缺陷
C.成熟血细胞结构异常
D.细胞免疫机制异常
E.体液调节异常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下列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叙述错误的是()
第9题:
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一类贫血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原因常为颅内出血和严重感染
贫血往往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发和主要表现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物是雄激素
多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第10题:
应用MCH/RDW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可以替代一切贫血分类法
RDW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
RDW正常,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很小
可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RDW正常
第11题:
关于碱性磷酸酶染色,叙述错误的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明显下降
B.再生障碍性贫血增加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降
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增加
E.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明显下降
第12题:
关于中期妊娠的诊断与监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第13题:
A、大多数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发病与接触毒物、药物、放射线或感染病毒有关
B、遗传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幼年发病,且均伴有躯体发育异常
C、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需做排除诊断
D、干细胞移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治疗
E、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先选择促造血治疗加或不加免疫抑制治疗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中错误的是()
第19题:
全血细胞减少
巨核细胞增多
骨髓非造血细胞增多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增加
第20题:
氯霉素
铁剂治疗过度
肝炎病毒
先天性因素(如Fanconi贫血)
放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