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是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计量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
计量检定是进行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的重要形式
计量检定是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是计量法制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以下关于计量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4题:
关于强制性检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检定人员应办理《计量检定员证》
取消计量检定员资格许可,与注册计量师合并实施
执行强制检定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
废止《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
第6题: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
部门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由省以上有关主管部门和省级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
计量检定规程是评定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唯一依据
计量执法人员对计量器具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法定依据
第7题:
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就近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向主管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向主管部门备案,并向就近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第8题:
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评定
校准主要是确定计量器具的量值和误差
检定具有法制性
校准具有法制性
校准不判断计量器具的合格与否
第9题:
新产生计量器具的出厂检验就是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包括计量器具的使用中检验和核查
仲裁检定必须使用国家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
强制检定的对象包括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次级计量标准
第10题:
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
由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具体执行
可自行确定检定周期
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
特点是使用单位依法自主管理,自由送检
第11题:
有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必须经法定或者计量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
没有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可以通过校准、比对等方式进行溯源
配套的计量设备,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需要溯源
没有检定规程的配套设备无需溯源
第12题:
检定证书上必须加盖检定单位印章
某计量检定规程中规定的检定方法有三种,执行计量检定时可选一种
计量检定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所以建标单位可以自行选择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送检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检定某计量器具时发现其不符合原准确度等级计量器具的要求,但符合下一准确度等级计量器具的要求,因此可以按其符合的准确度等级出具检定证书,降等降级使用
第13题:
第14题:
关于计量检定人员应具备的业务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第15题:
关于校准与检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修订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是实施量值传递和溯源的重要依据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建立计量基准的单位负责起草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是计量检定时用的一种图表
第17题:
应选择检定规程中明确规定的计量标准或计量基准
应选择经过合格评定委员会授权的计量标准
应选择生产厂家或用户推荐的计量标准
应选择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中处在最高一级的计量基准
第18题:
计量标准的主要配套设备应当经检定或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
无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建标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准或测试
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应当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
根据需求可对计量标准器检定项目进行适当裁剪
第19题:
当事人对一次仲裁检定不服,可向原执行仲裁检定的机构申请二次仲裁检定
仲裁检定可在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情况下缺席进行
仲裁检定应向所在地的县(市)级计量检定机构提出申请
仲裁检定可使用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
第20题:
计量检定规程规范了计量检定和校准的行为
计量检定规程是实施检定的技术依据,并具有法制性
计量检定规程只适用于周期检定,不适用于使用中的检验
计量检定规程只适用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不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第21题:
校准可依据实验室制定的校准方法,但需经过方法确认并获得客户认可
开展计量校准时,如没有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可参照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
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参照其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开展校准
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不能开展检定
第22题:
计量技术机构应具有计量标准量值传递和溯源框图、周期检定的程序和计划
计量标准应由有关资格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
机构所持有的计量标准器具应仅用于检定或校准
计量标准在任何时应当检定或校准
第23题:
检定的主要作用是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其目的是确保量值的准确可靠
经过首次检定的计量器具,都需要进行后续检定,以保证其计量特性持续满足规程要求
仲裁检定必须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部门最高计量标准进行检定
检定的对象是计量器具,包括测量仪器、实物量具、参考物质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