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纠正措施
开展附加审核
采取预防措施
组织管理评审
第1题: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对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执行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方面?
第2题:
检验检测机构一旦发现不符合工作并采取纠正措施后,对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必须进行附加审核验证。
第3题:
资源需求
政策和程序的适宜性
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与法律要求和顾客要求有关的检定、校准和检测的改进
第4题:
参加能力验证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
分析检定结果的合格率
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定、校准和检测
第5题:
检定证书
型式评价报告
校准证书
产品测试报告
第6题:
收集顾客的反馈
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对机构进行财务审计
对员工的观察
第7题:
流转中的混淆
物品发生性能退化、丟失或损坏
物品的数据
物品的信息失密
第8题:
对不符合工作严重性进行评价
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必要时,通知顾客并取消工作
规定批准恢复工作的职责
第9题:
确保机构管理水平的提升
确保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验证机构运作与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
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第10题:
研究起草计量检定规程
开展强检计量器具监督检查
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开展校准工作
第11题:
检定或校准状态
测量标准
测量结果
质量监控
第12题:
参加能力验证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
分析检定结果的合格率
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定、校准和检测
第13题: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对“组织和管理”部分的考核包括几部分?
第14题:
纠正措施是事先主动识别改进机会的过程
纠正措施仅在识别出问题严重时才有必要实施
纠正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
纠正措施用于验证机构运作与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第15题:
环境条件应是极限工作条件
环境条件应是额定工作条件
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质量有影响时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质量有影响时应予以监测、控制和记录
第16题:
组织制定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开展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工作
开展授权的计量校准工作
执行法律规定的测试任务
第17题: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定、校准或检测
对出具报告的方式进行监控
第18题:
内部审核周期通常为12个月
内部审核计划应当涉及管理体系的全部因素
当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导致对运作有效性或对机构检定、校准或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或有效性产生怀疑时,机构应采取纠正措施
当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导致对运作有效性或对机构检定、校准或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或有效性产生怀疑时,机构应采取预防措施
第19题:
最可能消除问题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
防止潜在不符合发生的措施
满足顾客要求的措施
员工易于掌握的措施
第20题:
计量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
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人员培训的有效性评价结果
满足资源需求的措施
第21题:
测试
校准
检定
检测
第22题:
社会效应与法律责任
技术能力
利益和风险
客户至上
第23题:
收集顾客的反馈
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对机构进行财务审计
对员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