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标准都可以作为参照对象用于对其他同类量确定量值
测量标准都可以根据定义实现测量单位
测量标准量值溯源只能通过比对实现
测量标准可以是标准物质
第1题:
测量误差就是指在测量时,()之间的差值。
A.测量值与真实值
B.测量值与标准值
C.测量值与测量值
D.标准值与标准值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溯源性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联系比较链与()联系起来。
第5题:
下列关于标准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6题:
定义
实现
保存
复现
使用
第7题:
测量标准按用途分为计量基准和非计量基准
研制建立测量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给定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
测量标准在测量领用内作为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使用,而不是作为工作记录器具使用
给定量的定义可通过测量系统、实物量具或有证标准物质实现
第8题:
测量标准是指具有确定的量值和相关联的测量不确定度,实现给定量的定义的参考对象
在我国,测量标准按其用途分为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测量标准是指具有确定的量值和相关联的测量误差,实现给定量的定义的测量仪器
测量标准经常作为参照对象用于为其他同类量确定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
第9题:
量值传递是指通过对测量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测量标准所实现的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的测量标准传递到工作测量仪器的活动,以保证测量所得的量值准确一致
量值溯源是指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链接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的测量结果都可以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量值溯源是自上而下逐级溯源;量值传递是自下而下,可以越级传递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逐级量传;量值溯源是自下而上,可以越级溯源。
第10题:
标准物质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按照计量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不属于计量器具的范畴
有证标准物质是指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包含概率的不确定度
标准物质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具有量值准确性和用于测量的目的
第11题:
实物量具
测量仪器
参考物质
测量手段
测量范围
第12题:
研制、建立测量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给定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
测量标准必须具有确定的量值和相关联的测量不确定度
给定量的定义可通过测量系统、实物量具或有证标准物质实现
测量结果的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必须在测量标准使用的当时确定
第13题:
关于测量标准,正确的有( )。
A.按用途,测量标准可分为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B.具有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lμΩ~100Ω标准电阻不能作为测量标准
C.测量标准用于为其他同类量确定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
D.测量标准可以是测量系统、实物量具或有证标准物质
E.国际测量标准可以在世界范围使用
第14题:
第15题:
参照对象可以是一个()。
第16题:
测量误差就是指在测量时,()之间的差值。
第17题:
国家基准处在全国量值传递的最高点或起点
国家基准是全国量值溯源的终点
工作标准是指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一种测量标准
参考标准是尽作参考,没有实际的意义,不受法律限制
通常工作标准是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一种测量标准
第18题:
测量标准是指具有确定的量值和相关联的测量不确定度,实现给定量的定义的参考对象
在我国,测量标准按其用途分为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测量标准是指具有确定的量值和相关联的测量误差,实现给定量的定义的参考对象
测量标准经常作为参照对象用于为其他同类量确定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
第19题:
测量设备
测量仪器
实物量具
参考物质
测量系统
第20题:
测量值与真实值(或标准值)
真实值与标准值
测量值与测量值
标准值与标准值
第21题:
计量单位
实物量具
标准物质
参照对象
第22题:
标准物质是已确定一种特性量值,用于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或确定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
标准物质是依法管理的一种计量器具
标准物质必须是纯的物体
标准物质的有效期是有条件的
标准物质不需要周期检定
第23题:
定义
实现
保存
复现量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