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名词解释题行贿罪”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 96 题 李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他送给王某现金的行为如何认定?

    A.行贿罪

    B.诈骗罪

    C.对单位行贿罪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考点]行贿罪
    [答案及解析] A。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李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他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王某财物的行为构成行贿罪。

  • 第2题:

    简述行贿罪的成立条件


    答案:
    解析:
    (1)犯罪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2)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也以行贿论。但是,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够成行贿罪。

  • 第3题:

    下列哪些犯罪是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

    • A、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 B、行贿罪
    • C、对单位行贿罪
    • D、单位行贿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行贿罪


    正确答案: 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 第5题:

    我国刑法中的贿赂罪包括()。

    • A、受贿罪
    • B、行贿罪
    • C、单位行贿罪
    • D、单位受贿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什么是行贿罪?


    正确答案: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 第7题:

    单选题
    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何罪?(  )[2009年真题]
    A

    行贿罪

    B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C

    单位行贿罪

    D

    对单位行贿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犯罪意志是单位的整体意志。单位犯罪的行为人具有为本单位牟取非法利益的动机。如果单位内部人员假借单位名义实施犯罪,为个人牟取私利,那就属于单位内部人员的个人犯罪,不是单位犯罪。《刑法》第393条规定了单位行贿罪,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389条行贿罪、第390条行贿罪的处罚的规定定罪处罚。
    AC两项,何经理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其行为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代表了单位意志,其主观上是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具有为本单位谋取利益的意思,所以其行为是单位的犯罪行为,而非个人犯罪。因此,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单位行贿罪
    B项,市立医院的院长是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所以,何某所在单位的行为不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
    D项,受贿者是市立医院的院长而非单位。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行贿罪?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本罪与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的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要件: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的正常活动;
    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
    区别在于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行贿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
    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行贿罪

    正确答案: 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正确答案: 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乙的行为构成(  )。[2008年真题]
    A

    贪污罪

    B

    职务侵占罪

    C

    行贿罪

    D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本题中,乙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甲以钱财,构成行贿罪。乙与甲共同侵占单位50万元的行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包括单位犯罪主体)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乙与甲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对乙定贪污罪共犯。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单位行贿罪

    正确答案: 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任何单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09年真题)简述行贿罪的成立条件。


    答案:
    解析: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其成立要件为:
    (1)侵犯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2)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这里的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关于经济往来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礼物、回扣、手续费,只能在账内公开给予,而不得在账外暗中给予的规定。(3)犯罪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 第14题:

    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以()罪处罚

    • A、受贿罪
    • B、非受贿罪
    • C、行贿罪
    • D、非行贿罪
    • E、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什么是行贿罪?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本罪与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的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要件: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的正常活动;
    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
    区别在于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行贿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
    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 第16题:

    单位行贿罪


    正确答案: 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任何单位。

  • 第17题:

    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原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正确答案: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务数额加大的行为。

  • 第18题:

    单位可以成为行贿罪的主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犯罪是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
    A

    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B

    行贿罪

    C

    对单位行贿罪

    D

    单位行贿罪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原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正确答案: 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务数额加大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向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正确答案: 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的客体不同。前者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后者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
    (2)犯罪主体不同。前者只能是自然人;后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只能国家工作人员;后者只能是公司、企业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名词解释题:对单位行贿罪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我国刑法中的贿赂罪包括()。
    A

    受贿罪

    B

    行贿罪

    C

    单位行贿罪

    D

    单位受贿罪


    正确答案: D,A
    解析: 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包括: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行贿罪、6.对单位行贿罪、7.介绍贿赂罪、8.单位行贿罪、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0.隐瞒境外存款罪、11.私分国有资产罪、12.私分罚没财物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