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刑罚
免除刑罚
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
监外执行
第1题:
在战时,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确有立功表现的,可以()
A.改为监外执行
B.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C.只定罪不判刑
D.战争结束以后再执行刑罚
第2题:
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如果没有再犯新罪( )。
A.视原判刑罚消灭
B.视原判刑罚依法撤销
C.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D.视原判决无效
第3题:
精神障碍者出现违法行为并经法定程序鉴定后,可能的处置方法不包括哪项
A、不追究法律责任
B、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C、追究刑事责任,判处刑罚
D、追究部分刑事责任,减轻刑罚,或者判处缓刑、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等
E、由政府部门统一收容劳教
第4题:
刑罚对犯罪的预防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发生作用。
第5题:
在缓刑考验期满,犯罪分子如果没有再犯新罪,那么()
第6题:
刑法上的减刑指()
第7题: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没有再犯新罪的()。
第8题:
实际执行刑罚
具体适用刑罚
明示刑罚适用的对象
执行缓刑
第9题:
对犯罪人应当适用刑罚或执行刑罚或者正在执行刑罚
对犯罪人正在执行刑罚
对犯罪人适用刑罚
对犯罪人执行刑罚
第10题:
缓刑
减刑
假释
免除处罚
第11题:
刑事责任与刑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刑罚是刑事责任的主要体现形式
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唯一体现形式
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前提
第12题:
刑罚目的制约着刑罚的根据
刑罚目的制约刑罚承受主体的范围
刑罚目的制约着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刑罚目的关系到刑罚具体适用原则的制定
刑罚目的关系到刑罚的执行
第13题:
A、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B、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C、就视为没有犯过罪
D、原判决无效
第14题:
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
A.缓刑
B.免除处罚
C.假释
D.减刑
第15题:
第16题:
下列关于刑罚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第18题:
刑罚消灭的前提是()
第19题:
在战时,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确有立功表现的,可以()
第20题:
刑罚适用的对象只能是犯罪的人
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
刑罚的适用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
刑罚的执行机关必须是特定的
第21题:
改为监外执行
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只定罪不判刑
战争结束以后再执行刑罚
第22题:
监外执行
有期徒刑
缓刑
无期徒刑
管制
第23题:
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原判刑罚仍需执行
原判刑罚必须执行
原判刑罚可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