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2010年真题]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2010年真题]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2010年真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缓刑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参考答案:

    缓刑,即刑罚暂缓执行,是指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予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缓刑制度有一般缓刑制度和特殊缓刑制度两种。
    适用一般缓刑应当遵守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适用特殊缓刑必须遵守以下条件:
    1)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
    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
    3)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根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这是战时缓刑最关键的适用条件。


  • 第2题:

    一般缓刑和战时缓刑,都是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发生法定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参考答案:错

  • 第3题:

    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  )。
    A.适用的时间是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或者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
    B.犯罪军人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C.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D.犯罪军人不是累犯


    答案:A,B,C,D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449条的规定,适用战时缓刑的条件是:(1)适用的时问必须是在战时。所谓战时,依据《刑法》第451条的规定,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依立法精神应含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3)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根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4)军人不是累犯。《刑法》第74条关于“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的立法内容,应当同样适用于战时缓刑。故备选项应全选。

  • 第4题:

    关于战时缓刑制度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不是累犯的军人罪犯
    B.对犯罪军人适用缓刑在战时状态下没有现实危险
    C.在战时缓刑时若犯罪军人确有立功表现的,对原罪判决予以撤销
    D.原罪判决虽然被撤销,但只是定罪免刑

    答案:A,B,C
    解析:
    。参见《刑法》第449条,撤销后的缓刑是既撤销罪也撤销刑罚。

  • 第5题:

    试述缓刑的概念、种类及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所谓缓刑,指对原判刑罚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制度有一般缓刑制度和特殊刑制度即战时缓刑制度两种。所谓一般缓刑,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适用一般缓刑,应当遵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①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指宣告刑而不是批法定刑。
    ②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告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
    ③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适用缓刑,应当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规定一定的考验期限。根据刑法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所谓特殊缓刑制度,即战时缓刑制度,指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刑罚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适用战时缓刑,必须遵守以下条件:
    ①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所谓战时,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鼾突发性暴力事件是,以战时论。
    ②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依立法精神应含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
    ③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根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这是战时缓刑最关键的适用条件。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必须适用缓刑的有()。

    • A、甲(17周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
    • B、乙(18周岁)盗窃同学的笔记本电脑,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
    • C、丙(军人)在战时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如果适用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 D、丁(76周岁)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

    正确答案:A,D

  • 第7题:

    下列哪些罪名可以适用战时缓刑?()

    • A、战时违抗命令罪
    • B、战时临阵脱逃罪
    • C、战时自伤罪
    • D、战时造谣惑众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简述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 第9题:

    判断题
    适用缓刑需要符合刑法规定的条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2010年真题]

    正确答案:
    战时缓刑是指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原判刑罚的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
    (1)必须是在战时
    这是缓刑适用的时间条件,在和平时期或非战时条件下,不能适用此种缓刑。根据我国《刑法》第451条的规定,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2)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
    这是缓刑适用的对象条件,不是犯罪的军人,或者虽是犯罪的军人,但被判处的刑罚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不能适用缓刑。同时,根据我国《刑法》第74条的规定,构成累犯的犯罪军人应同样不适用于战时缓刑。
    (3)必须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这是战时适用缓刑最关键的条件。即使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若被判断为适用缓刑具有现实危险,也不能宣告缓刑。因为,战时缓刑的适用,是将犯罪军人继续留在部队,并在战时状态下执行军事任务,若宣告缓刑具有现实的危险,则会在战时状态下危害国家的军事利益。至于宣告缓刑是否有现实危险,则应根据犯罪军人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以及犯罪军人的悔罪表现和一贯表现作出综合评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一般缓刑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缓刑,是对原判刑罚附条伺: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一般缓刑就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4分)
    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1分)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2分)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1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06年真题]
    A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

    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

    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的规定,对于其他主体则其他未作禁止性规定,其他人员只要符合缓刑条件均可适用缓刑

  • 第13题:

    战时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的军人。


    参考答案:对

  • 第14题:

    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


    答案:
    解析:
    一般缓刑适用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 3 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宣告缓刑;其中,犯 罪分子是不满 18 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 75 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2.缓刑适用的根本条件是: (1) 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同时,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 触特定人。 3.缓刑的考察机关。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4 犯罪分子不是 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 战时缓刑适用条件: 1.使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 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含拘役) 的犯罪军人。不是犯罪的军人,或者虽是犯罪的军人,但被判处的刑罚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均不能适用战时 缓刑。 3.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依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这是战时缓刑最关键的适用条件。

  • 第15题:

    简述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


    答案:
    解析:
    (1)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所谓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 (3)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依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 第16题:

    (2006年真题)简述撤销缓刑的事由及法律后果。


    答案:
    解析:
    (1)撤销缓刑的事由:被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以内犯新罪,或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以及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
    (2)撤销缓刑的法律后果:首先,如果是因为在缓期考验期限内犯新罪被撤销缓刑的,或者是因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被撤销缓刑的,应当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应执行的刑罚。其次,如果是因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而撤销缓刑的,应当执行原判刑罚。

  • 第17题:

    简述缓刑的成立条件。


    正确答案:缓刑的成立条件有:适用于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 第18题:

    关于缓刑,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对不满18周岁的人,虽然以前判处有期徒刑,再次故意犯罪的,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关于战时缓刑制度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不是累犯的军人罪犯
    • B、对犯罪军人适用缓刑在战时状态下没有现实危险
    • C、在战时缓刑时若犯罪军人确有立功表现的,对原罪判决予以撤销
    • D、原罪判决虽然被撤销,但只是定罪免刑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刑法中一般缓刑的概念及适用条件。[2016年真题]

    正确答案:
    缓刑,是对所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缓刑的基本特征为:判处刑罚,同时宣告暂缓执行,但又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执行所判刑罚的可能性。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制度中,包括一般缓刑战时缓刑两种。
    (1)一般缓刑的概念
    一般缓刑,是指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法定条件的,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2)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这里的刑罚是指宣告刑而不是法定刑。缓刑的适用对象要求为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之人,是因为其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大,不宜采用缓刑的方法置其于社会上。至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管制刑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仅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适用缓刑无实际意义。
    ②犯罪分子还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法定条件
    a.犯罪情节较轻,是指在符合本罪构成要件事实中不具有该罪较重情节,以及其犯罪前后的表现中,不具有应给予较重否定评价的事实。
    b.有悔罪表现,是指行为人有对自己的罪行真诚悔悟,能够认识到错误,并有具体真诚悔悟、悔改的意愿和行为,比如积极向被害人道歉、赔偿被害人的损失、获取被害人的谅解等。
    c.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是指综合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表明其不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即使将其放置在社会上,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评价较小。如果有可能再次侵害被害人,或者是由于生活条件、环境的影响而有可能再次犯罪的,则不能适用缓刑。
    d.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是指对犯罪人适用缓刑不会对其所居住社区的安全、秩序和稳定带来重大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必须是重大的、现实的影响,具体情形应由法官根据个案情况来判断。
    ③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均是具有较大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罪名可以适用战时缓刑?()
    A

    战时违抗命令罪

    B

    战时临阵脱逃罪

    C

    战时自伤罪

    D

    战时造谣惑众罪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本题考查战时缓刑制度。参见《刑法》第449条的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刑法》第99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战时缓刑

    正确答案:
    战时缓刑,又称特殊缓刑,是指在战时对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军人,暂缓执行其刑罚,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战时缓刑的特点包括:①战时缓刑考验期限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必须在战时;②战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③战时缓刑没有确定的考验期;④战时缓刑撤销缓刑的条件是要戴罪立功,并且有立功的表现;⑤战时缓刑撤销时不仅撤销原判刑罚,而且不以犯罪论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缓刑包括对军人的“战时缓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