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材料追诉、裁判案件
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
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
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徇私枉法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或者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第4题: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后徇私枉法的,以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数罪并罚。()
第5题:
下列哪些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
第6题:
徇私枉法罪
第7题:
法官甲违背事实和法律,判决赵某的儿子无罪。事后,赵某按照和甲事前的约定,将5万现金送给甲的妻子乙,乙打电话向甲问明情况后收下礼金,关于甲乙的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第8题:
盗窃罪
敲诈勒索罪
故意杀人罪
抢劫罪
第9题:
乙向车流扔烟花的行为显著轻微,不应构成犯罪
乙向车流扔烟花如果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应构成交通肇事罪
铁路警员徇私枉法将甲和乙释放的行为构成窝藏、包庇罪
铁路警员徇私枉法将甲和乙释放的行为可能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第10题:
甲(法医)在收取犯罪嫌疑人张某的钱财后,擅自更改被害人的死因,使张某免予刑事追诉。甲的行为成立徇私枉法罪
乙(警察)与犯罪嫌疑人是同学,在对陈某采取监视居住期间,故意对其放任不管,导致陈某逃匿,司法机关无法对其追诉。乙的行为成立徇私枉法罪
丙(法官)为报复被告李某,故意使李某在民事诉讼中败诉,赔偿给原告5万元。丙的行为成立徇私枉法罪
丁(检察官)为报复犯罪嫌疑人徐某,擅自更改相关证据,使得无罪的徐某被追诉。丁的行为成立徇私枉法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徇私枉法罪只能由()构成。
第15题:
下列关于徇私枉法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下列关于徇私枉法罪和伪证罪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17题:
正确的说法有哪几项?( )
第18题:
丙实施抢劫犯罪后,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甲滥用职权,让侦办此案的警察乙想办法使丙无罪。乙明知丙有罪,但为徇私情,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丙未受追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第19题:
挪用公款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
行贿罪
一般违法行为
第20题:
盗窃罪
破坏电力设备罪
放火罪
职务侵占罪
第21题:
使用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材料追诉、裁判案件
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
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
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第22题: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和记录人
徇私枉法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司法职务之便,伪证罪则无利用司法职务之便的行为特征
徇私枉法罪是一种滥用司法职权的行为,伪证罪则是一种妨害司法活动的行为
徇私枉法罪主要以作为的方式枉法行为,伪证罪主要以不作为的方式妨害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
第23题:
客体错误
对象错误
行为认识错误
因果关系错误
第24题:
因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甲是滥用职权罪的实行犯
因甲居于领导地位,故甲是徇私枉法罪的间接正犯
因甲实施了两个实行行为,故应实行数罪并罚
乙的行为同时触犯徇私枉法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滥用职权罪,但因只有一个行为,应以徇私枉法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