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①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迫使其当场或者限期交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敲诈勒索罪”相关问题
  • 第1题: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 第2题:

    简述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参考答案: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敲诈勒索罪具有如下构成特征:
    (1)犯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又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利。
    (2)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对其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第3题:

    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与抢劫罪的威胁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威胁的内容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只是对被害人的人身健康或生命;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则比抢劫罪广泛,除对被害人的健康与生命威胁外,还有毁坏财物的威胁和揭发隐私的威胁等等 B.威胁的目的不同。抢劫罪的目的是为了索取财物;而敲诈勒索罪的目的不限于钱财 C.威胁的方式不同。抢劫罪只能面对被害人进行直接威胁;而敲诈勒索罪可以面对被害人直接进行,也可以不面对被害人进行威胁 D.威胁的强度不同。抢劫罪直接以暴力进行威胁,敲诈勒索罪不限于用暴力的形式


    正确答案:ACD
    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法和抢劫罪的胁迫方法有类似之处,又都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 的,二者的区别在于:(1)前者的威胁既可以当面实施,也可以不'-3面实施,后者的威胁是"-3面直接对 被害人实施的;(2)前者的威胁的内容既可以是当场实现的,也可以是在以后的某一个时间实现的,后 者威胁的内容只能是当场可以实现的;(3)前者既可以是当场取得财物,也可以在以后的某一个时间取 得财物,后者只能是当场取得财物。B项错误在于,敲诈勒索罪的目的也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同样限于钱财。

  • 第4题:

    曹某的行为属于( )。

    A: 敲诈勒索罪
    B: 绑架罪
    C: 抢劫罪
    D: 非法拘禁罪

    答案:B
    解析:
    绑架他人过程中对他人人身自由的限制不另定非法拘禁罪。选项D错误。另外,
    本题中曹某虽有“狠狠敲他一笔”的想法,但其和敲诈勒索却是有明显区别的。
    从客观方面上看,曹某已经将韩某置于自己的实际控制之下,
    并且向韩某的妻子发出威胁。选项A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 第5题:

    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同时又犯敲诈勒索罪的,以()追究刑事责任。

    • A、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 B、敲诈勒索罪
    • 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C

  • 第6题:

    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

    • A、抢夺罪
    • B、抢劫罪
    • C、绑架罪
    • D、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

    • A、抢夺罪
    • B、抢劫罪
    • C、敲诈勒索罪
    • D、聚众哄抢罪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

    • A、敲诈勒索罪
    • B、非法拘禁罪
    • C、抢劫罪
    • D、绑架罪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多选题
    张某的行为构成(  )。
    A

    诈骗罪

    B

    敲诈勒索罪

    C

    故意杀人罪

    D

    抢劫罪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张某15周岁符合上述规定,故构成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

  • 第10题:

    多选题
    对丙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2005年真题]
    A

    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

    B

    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C

    以敲诈勒索罪与故意杀人罪两罪实行数罪并罚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的数罪是指数罪一经成立,必须实行数罪并罚,不存在按一罪处理的数罪。题中丙的行为分别构成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且没有法定吸收事由,故实行数罪并罚。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正确答案: 主要是客观方面上的不同:敲诈勒索罪“诈取”财物,是采取恐吓、要挟的手段,给受害人施加压力,造成被害精神上的恐惧。在被害人不愿意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交出财物。这里的“诈”有恐吓、要挟的强制性因素。
    诈骗罪的“诈取”财物,是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付财物。不存在强行索取的情况,这里的“诈”是指“诈术”,是一种欺骗,使被害人自己上当受骗,没有强制因素。因此,行为人非法占有财物使用欺骗的手段还在恐吓的强制手段,是区别二者的关键。
    (1)行为人仅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陷人认识错误并产生恐俱心理而处分财产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2)行为人仅实施胁迫行为,被害人虽陷人一定认识错误,但完全或主要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的,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3)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胁迫性质,被害人仅陷人认识错误并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而没有产生恐惧心理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4)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胁迫性质,对方仅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恐心理处分财产,而没有陷人认识错误的,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5)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胁迫性质,被害人既陷人认识错误又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处分财产的,属于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
    A

    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

    B

    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C

    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两罪实行并罚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B,D
    解析:
    王某已满18周岁,不具有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故按其所犯罪行处罚,应按照敲诈勒索罪、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数罪并罚。

  • 第13题:

    试述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后者是一般主体。
    (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他人有求于己时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或者以不给财物就不给其办事为要挟,迫使他人交付财物。后者在客观上则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且以实施暴力伤害,揭发隐私,毁坏财产等手段威胁,要挟他人,迫使他人支付财物。
    (3)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主要是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同时也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后者侵犯的则是他人的财产权利。


  • 第14题: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参考答案:B

  • 第15题:

    敲诈勒索罪的定罪

    敲诈勒索罪,是否以实际敲诈所得额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敲诈勒索未遂,也构成犯罪。只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第16题:

    简述敲诈勒索罪与以胁迫、威胁的方法实施抢劫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两个犯罪有许多相似之处,侵犯的客体均为复杂客体,除侵犯了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犯罪主体均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两者相区别的关键在于犯罪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
    (1)行为的内容不同。抢劫罪以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为其行为内容;敲诈勒索罪仅限于威胁,不当场实施暴力,而且威胁的内容不只是暴力,还包括非暴力威胁。
    (2)犯罪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当着被害人的面实施,一般是用言语或动作来表示;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着被害人的面,也可以是通过第三者来实现,可以用口头的方式来表示,也可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表示。
    (3)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不同。抢劫罪是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在实施威胁、要挟之后取得他人财物。行为人以暴力相威胁迫使被害人限期交出财物的行为,不应定为抢劫罪,而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4)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不同。抢劫行为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法律不要求其劫取财物的数额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敲诈勒索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刑法规定以数额较大作为敲诈勒索的必要要件。

  • 第17题:

    什么是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 第18题:

    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者实施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索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 第19题:

    携带凶器抢夺的,涉嫌()。

    • A、抢夺罪
    • B、抢劫罪
    • C、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关于敲诈勒索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以实施暴力或者毁坏财物、名誉为要挟,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恐惧,并被迫事后交出财物的,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 B、利用被害人年幼将其哄骗到外地,但并未限制人身自由,同时谎称其被绑架向家属勒索财物的,不构成绑架罪,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 C、没有债权的事实基础,胁迫他人出具债券凭证的,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 D、设立赌博骗局,并向被骗的被害人胁迫索要赌债,迫使其交付财物的,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同时又犯敲诈勒索罪的,以()追究刑事责任。
    A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B

    敲诈勒索罪

    C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 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者实施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索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携带凶器抢夺的,涉嫌()。
    A

    抢夺罪

    B

    抢劫罪

    C

    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甲得知财务部主任由他人担任后实施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09年真题]
    A

    甲的行为只构成放火罪

    B

    甲索要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C

    甲的行为是敲诈勒索罪与放火罪的想象竞合犯

    D

    甲的行为是敲诈勒索罪与放火罪的吸收犯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放火罪是指故意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甲携带汽油闯入乙办公室纵火的行为,应当构成放火罪
    BCD三项,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当场或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
    甲在得知公司委任其他人担任财务部主任后,以向有关机关告发相恐吓要乙归还15万元,并索要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应当构成敲诈勒索罪。甲具有数个故意,实施了不同的犯罪行为,应当按照敲诈勒索罪和放火罪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