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战时自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为逃避军事义务,自己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战时自伤罪与故意伤害罪二者在主体、客体、行为等方面都有着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罪的行为人和犯罪对象是同一的,即军人自己伤害自己的身体;故意伤害罪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行为人和犯罪对象是分开的。
(2)侵犯的客体不同。本罪侵害部队的作战利益;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3)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军人;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军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战时自伤罪与故意伤害罪有哪些区别?”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战时自伤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在我国,自杀行为都不是犯罪行为,任何伤害自己的行为更不构成犯罪
    B.行为人伤害自己的身体,以逃避战时的军事任务,其行为构成战时自伤罪
    C.战时自伤罪与故意伤害罪是牵连犯
    D.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当然也构成故意伤害罪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战时自伤罪的认定。根据《刑法》第434条的规定,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构成战时自伤罪、该罪要求自伤行为发生在“战时”,该罪与故意伤害罪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 第2题:

    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

    A.犯罪目的不同
    B.犯罪故意内容不同
    C.打击的部位不同
    D.使用的手段或方法不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只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内容,而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他人死亡是由于过失所致;故意杀人罪则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仅造成他人伤害而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的,则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 第3题:

    简述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1)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死亡的,不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论处,也不以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2)如果出于复仇或者其他个人目的而伤害或者杀死被害人后,乘机将其财物拿走的,不以抢劫罪论处。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伤害或者杀人行为不是作为取得财物的直接手段,而是为了复仇或者出于其他个人目的,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是在伤害或者杀人之后才产生的,所以构成两个独立的犯罪,即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3)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他目的而杀死被害人的,应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 第4题: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主要在于打击的部位不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区别的关键是犯罪结果不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
    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已满16周岁的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区分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有无伤害的故意。如果行为人虽无杀人故意,但有损害他人身体键康的故意,以致造成他人死亡的,属于故意伤害致死。如果行为人既无杀人的故意也无伤害的故意,完全是由于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 第7题:

    单选题
    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
    A

    犯罪目的不同

    B

    犯罪故意内容不同

    C

    打击的部位不同

    D

    使用的手段或方法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只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内容,而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他人死亡是由于过失所致;故意杀人罪则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仅造成他人伤害而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的,则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 第8题:

    单选题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的,定
    A

    聚众斗殴罪

    B

    故意伤害罪

    C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实行数罪并罚

    D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中择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根本区别是()
    A

    犯罪的动机不同

    B

    犯罪的目的不同

    C

    打击的强度与部位不同

    D

    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罪名可以适用战时缓刑?()
    A

    战时违抗命令罪

    B

    战时临阵脱逃罪

    C

    战时自伤罪

    D

    战时造谣惑众罪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本题考查战时缓刑制度。参见《刑法》第449条的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刑法》第99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 第11题:

    单选题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犯罪主体不同

    B

    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C

    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D

    犯罪对象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主要在于打击的部位不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

    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
    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C.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
    D.父母故意不救助自伤的12周岁儿子而致其死亡的,视具体情形成立故意杀人罪或者遗弃罪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自伤。 A项,《刑法》第434条规定,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故A项正确。
    B项,依照共犯从属性理论,教唆犯、帮助犯的刑事责任依赖于实行犯的刑事责任,实行者无罪,教唆者、帮助者也无罪(除非教唆者、帮助者具有间接正犯的作用)。所以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自伤者无罪,帮助者也无罪。故B项正确。
    C项,自伤者无罪,受益人唆使他人自伤的行为也不成立故意伤害罪,仅成立保险诈骗罪的共犯。故C项错误。
    D项,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具有法定的救助义务,对陷于危险境地的子女有能力救助而不救助的,成立不作为的犯罪。如果父母对子女的不救助直接导致子女死亡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如果父母对子女的不救助,导致子女的生存状况恶化,增加了死亡风险的,成立遗弃罪。故D项正确。

  • 第14题:

    下列情况构成战时自伤罪的是:()

    A:预备役人员张某在战时为逃避征召,自伤身体
    B:战士李某为尽早脱离战场,在敌人火力猛烈向我方阵地射击时,故意将手臂伸于掩体之外,被敌人子弹击中,无法继续作战
    C:战士王某战时奉命守卫仓库,站岗时因困倦睡着,导致仓库失窃,为了掩盖过错,他用匕首自伤身体,谎称遭到抢劫
    D:战士陈某为了立功当英雄,战时自伤身体,谎称在与偷袭的敌人交火时受伤

    答案:B
    解析:
    【考点】战时自伤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详解:战时自伤罪,是指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CD项不是为逃避军事义务而自伤。A项中,张某为预备役人员,且没有执行军事任务,根据《刑法》第450条的规定,他不符合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时间条件,即该预备役人员不是在执行军事任务时自伤身体,因而不构成战时自伤罪。

  • 第15题: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主要的区别在于()。

    • A、犯罪主体不同
    • 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 C、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 D、犯罪对象不同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根本区别是()

    • A、犯罪的动机不同
    • B、犯罪的目的不同
    • C、打击的强度与部位不同
    • D、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下列哪些罪名可以适用战时缓刑?()

    • A、战时违抗命令罪
    • B、战时临阵脱逃罪
    • C、战时自伤罪
    • D、战时造谣惑众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

    • A、犯罪目的不同
    • B、犯罪故意内容不同
    • C、打击的部位不同
    • D、使用的手段或方法不同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真题]
    A

    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

    B

    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C

    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

    D

    父母故意不救助自伤的12周岁儿子而致其死亡的,视具体情形成立故意杀人罪或者遗弃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刑法》第434条的规定,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
    B项,根据共犯从属性原理,处罚共犯需以处罚正犯为前提,如果刑法不处罚正犯,就更不应处罚共犯。因为,教唆、帮助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是间接的,实行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是直接的,如果刑法不处罚实行行为,就更不应处罚教唆、帮助行为。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自我伤害身体,并不构成犯罪。根据共犯从属性原理,在刑法对实行者(正犯)不处罚的场合,对实施帮助的人(共犯)更不能进行处罚。所以,帮助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C项,60周岁的人属于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其自我伤害身体,并不构成犯罪。根据共犯从属性原理,在刑法对实行者(正犯)不处罚的场合,对实施教唆的人(共犯)也不能进行处罚。因此,受益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仅成立保险诈骗罪
    D项,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监护义务,未成年人身体遭受危险,父母负有救助的作为义务,即使未成年人遭受的危险来自其自伤行为。如果父母有能力救助而故意不救助,导致儿子死亡,则构成不作为犯罪。至于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还是遗弃罪,则应考察生命所面临的危险是否紧迫,生命对作为义务的依赖程度,行为人履行义务的难易程度,行为是否会立即导致他人死亡等因素。

  • 第20题:

    多选题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  )。[2016年真题]
    A

    主体不同

    B

    客体不同

    C

    主观方面不同

    D

    客观方面不同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客体不同,故意杀人罪为他人的生命权利,而故意伤害罪为他人的健康权利;②主观方面不同,故意杀人罪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而故意伤害罪为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③客观方面不同,故意杀人罪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而故意伤害罪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A项,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在主体方面,均为一般主体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已满16周岁的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区分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有无伤害的故意。如果行为人虽无杀人故意,但有损害他人身体键康的故意,以致造成他人死亡的,属于故意伤害致死。如果行为人既无杀人的故意也无伤害的故意,完全是由于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二者区分的关键是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故意伤害罪之犯罪故意的内容是损毁他人的身体健康;故意杀人罪之犯罪故意的内容是剥夺他人的生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 1、区分两者的关键是故意的内容不同。如果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损害他人身体健康,即使客观上造成了他人死亡的后果,那也只能定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反之,如果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只造成了他人伤害的后果,也应定故意杀人罪,当然是故意杀人罪未遂。
    2、其次两者的客体也不相同,故意杀人罪是他人生命权利,故意伤害罪的客体是身体健康权。
    3、客观方面表现也不相同,前者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后罪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4、两种的犯罪主体也不完全相同。前者一般是已满14周岁的才可以,而后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只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重伤的才负刑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