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
第2题:
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第3题:
可用于烟雾报警器、容易对人体造成内照射的放射源是()。
第4题:
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管理办法》中根据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类,将射线装置分为()类。
第5题: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第6题:
放射源对人体的伤害,在任何防护情况下都会发生。
第7题: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第8题:
第9题:
Ⅰ、Ⅱ
Ⅰ、Ⅱ、Ⅲ
Ⅰ、Ⅱ、Ⅲ、Ⅳ
Ⅰ、Ⅱ、Ⅲ、Ⅳ、Ⅴ
第10题:
γ放射源
β放射源
α放射源
中子源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受到的伤害就越小
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无需防护
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
第13题: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从高到低分为Ⅴ、Ⅳ、Ⅲ、Ⅱ、Ⅰ五类。
第14题:
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对人体伤害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第15题:
Ⅰ类源、Ⅱ类源、Ⅲ类源各类放射源中,最危险的放射源是()。
第16题:
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其中Ⅰ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第17题:
()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第18题:
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Ⅰ类、Ⅱ类、Ⅲ类
Ⅰ类、Ⅱ类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