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个完全独立的表达或者事件联系起来
指出来访者的行为、想法或感受的主题或模式
解释防御、阻抗或者移情
提供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行为、想法、感受或者问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移情是人们能够:()
第4题:
讲述活动培养幼儿懂得积极地感知理解要求说的内容,讲述要求幼儿()
第5题:
发明是指首次提出一种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想法,发明是科技行为,而创新则是首次尝试将个想法付诸实施,是()。
第6题:
在与来访者的交往中,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向来访者介绍咨询者或其他人是怎样看待、对待同样问题的
咨询者把自己过去的或现在的经验、体会、感受告诉来访者
向来访者说明、解释其问题的发生,解释思想、行为的可能结果等的一种方法
第7题:
完全或主要承担了设计费用
完全或主要提供了技术设备
完全或主要提供了人员
完成或者共同完成
第8题:
即时化
关联
反馈
解释
第9题:
向来访者解释治疗方法
布置家庭作业
找到来访者自动负性想法
进行行为评估
第10题:
针对想法的开放式提问
针对领悟的开放式提问
针对情感的开放式提问
针对想法的封闭式提问
第11题:
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想象别人可能在想什么和当时的感受
展示你的关心和明白他人的感受
描述他人正在想什么和当时的感受
第12题:
学会按主题的要求去构思和说话
学会清楚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仅需要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要学会按照主题的要求去构思和说话
或者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学会按照主题的要求去构思和说话
第13题:
第14题:
下面不符合良好亲子沟通原则的是()
第15题:
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第16题:
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要能从他的角度看问题,去理解他的想法、感受、动机和意图。
第17题:
诚恳地用语言表达父母自己的感受
运用积极的倾听方式来鼓励孩子表达想法
不逼迫孩子说他不愿说的事情
对孩子的不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批评指正
第18题:
解释
指导
情感表达
情感反映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提问
面质
沉默
倾听
第21题:
注重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在沟通中引导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的问题
不在乎是否反映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
第22题:
学习理解
不去理解
曲解
第23题:
谈话法
讲解法
演示法
示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