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无力症
尿毒症
肝硬化
口服避孕药
第1题:
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A、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一种重要的止血功能
B、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C、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
D、瓣膜移植术后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
E、心肌梗死时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
第2题:
血小板黏附率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对诊断下列哪种疾病是正确的( )
A、两者均增高见于血管性血友病
B、两者均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C、前者增高,后者减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前者减低,后者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E、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可见于心肌梗死患者
第3题:
血小板聚集率增高常见于
A、血小板无力症
B、巨血小板综合征
C、心绞痛
D、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E、肝硬化
第4题:
血小板无力症
A.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无聚集
B.GPⅡb/Ⅲa缺乏
C.血小板相关补体3增高
D.血小板黏附率增高
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
第5题:
第6题:
关于cAMP与血小板聚集之间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第7题:
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第8题: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一种重要的止血功能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
瓣膜移植术后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
心肌梗死时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
第9题:
巨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无力症
尿毒症
肝硬化
口服避孕药
第10题:
cAMP增高,促进血小板聚集
cAMP减低,促进血小板聚集
cAMP正常,抑制血小板聚集
cAMP减低,抑制血小板聚集
cAMP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
第11题:
两者均增高见于血管性血友病
两者均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前者增高,后者减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前者减低,后者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可见于心肌梗死患者
第12题:
cAMP与血小板聚集之间的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cAMP增高,促进血小板聚集
B、cAMP减低,促进血小板聚集
C、cAMP正常,抑制血小板聚集
D、cAMP减低,抑制血小板聚集
E、cAMP与血小板聚集毫无关系
第13题:
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见于哪种疾病
A、急性白血病
B、血小板无力症
C、MDS
D、肝硬化
E、心肌梗死
第14题: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A.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无聚集
B.GPⅡb/Ⅲa缺乏
C.血小板相关补体3增高
D.血小板黏附率增高
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
第15题:
第16题:
cAMP与血小板聚集之间的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第17题:
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见于()。
第18题:
血小板粘附率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对诊断下列哪种疾病是正确的()
第19题:
瓣膜移植术
心肌梗死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口服阿司匹林
糖尿病
第20题:
GPIb缺乏见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是血小板α颗粒中特有的蛋白质
血块收缩试验收缩率减低见于先天性因子XⅢ缺乏症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见于妊娠高压综合征
在ITP时,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第21题: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一种重要的止血功能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
瓣膜移植术后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
心肌梗死时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
第22题: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无力症
MDS
肝硬化
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