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体的长轴应与基牙牙长轴一致
各附着体的长轴应一致,以取得共同就位道
因阳性为球状,各附着体的长轴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轻微差异
当附着体的长轴不平行时,义齿不能就位
以上均不对
第1题:
安放两个或两个以上球窝式根面附着体时
A、附着体的长轴应与基牙牙长轴一致
B、各附着体的长轴应一致,以取得共同就位道
C、因阳性为球状,各附着体的长轴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轻微差异
D、当附着体的长轴不平行时,义齿不能就位
E、以上均不对
第2题:
A.栓道式附着体,基牙预备时应开辟出放置附着体阴性结构的空间
B.安置在冠内的附着体基牙牙体预备量,视冠内附着体的类型而定
C.安置在冠外的附着体,其基牙牙体预备量与全冠相似
D.根面附着体义齿根管预备的直径为根径的1/2-2/3
E.根面附着体义齿根管预备的长度约为根长的2/3-3/4
第3题:
附着体义齿设计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冠内附着体时,必须注意以下哪项内容,如略有偏差将阻碍义齿的就位,导致修复失败( )。
A、使用同种类型的附着体
B、必须使各冠内附着体栓道轴壁之间有共同就位道
C、使各附着体的栓道各轴壁形成锥形
D、使各附着体的栓道各轴壁形成外展度
E、以上均是
第4题:
第5题:
按附着体位置及结构分类,覆盖义齿附着体可分为()
第6题:
关于附着体义齿基牙预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7题:
球帽式附着体
栓道式附着体
按扣式附着体
杆卡式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
第8题:
使用同种类型的附着体
必须使各冠内附着体栓道轴壁之间有共同就位道
使各附着体的栓道各轴壁形成锥形
使各附着体的栓道各轴壁形成外展度
以上均是
第9题:
在平行研磨仪上进行操作
在模型观测台上操作
应用转移杆
垂直分析杆
目测
第10题:
附着体的阳性部分应彼此平行,保证义齿有共同就位道
附着体的阳性部分和阴性部分在套叠后接触应均匀,避免应力集中
附着体阳性部分的顶端应进行缓冲
附着体阳性部分的顶端应紧密接触,以充分支持上部修复体
附着体的设计应避免种植牙应力集中及扭力的损伤
第11题:
栓道式附着体,基牙预备时应开辟出放置附着体阴性结构的空间
安置在冠内的附着体基牙牙体预备量,视冠内附着体的类型而定
安置在冠外的附着体,其基牙牙体预备量与全冠相似
根面附着体义齿根管预备的直径为根径的1/2
根面附着体义齿根管预备的长度约为根长的2/3-3/4
第12题:
使用同种类型的附着体
必须使各冠内附着体栓道轴壁之间有共同就位道
使各附着体的栓道各轴壁形成锥形
使各附着体的栓道各轴壁形成外展度
以上均是
第13题:
附着体义齿设计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冠内附着体时,如略有偏差将阻碍义齿的就位,导致修复失败,因此必须注意的是
A、使用同种类型的附着体
B、必须使各冠内附着体栓道轴壁之间有共同就位道
C、使各附着体的栓道各轴壁形成锥形
D、使各附着体的栓道各轴壁形成外展度
E、以上均是
第14题:
在精密附着体的制作过程中,测量基牙的倾斜度,目的是为了( )。
A、确定义齿的共同就位道
B、去除基牙倒凹
C、选择基牙
D、选择附着体的类型
E、设计附着体的位置
第15题:
第16题:
冠内附着体义齿设计与制作的要点,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在设计和制作冠内附着体时,为了确保冠内附着体栓道的各轴壁之间的共同就位道,应严格遵循()
第18题:
球帽式附着体
栓道式附着体
按扣式附着体
杆卡式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
第19题:
刚性附着体、非刚性附着体、弹性附着体
根上附着体、根内附着体、杆附着体、磁性附着体
根上附着体、根内附着体
杆附着体、磁性附着体
以上都不对
第20题:
放置附着体的基牙冠修复后,为增加附着体的强度可增宽牙冠的颊舌径
冠内附着体与其他固位体可联合使用
栓道的底部即起到常规义齿中牙合支托窝的作用
如义齿需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冠内附着体,必须使各冠内附着体栓道轴壁间有共同就位道
冠内附着体可用于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患者
第21题:
附着体的阳性部分应彼此平行,保证义齿有共同就位道
附着体的阳性部分形成制锁角,以提高义齿的固位力
多个附着体应用时,应优先保证后牙区的附着体阳性部分和阴性部分接触,前牙区后接触
多个附着体应用时,应优先保证前牙区的附着体阳性部分和阴性部分接触,后牙区后接触
附着体阳性部分的顶端应紧密接触,以充分支持上部修复体
第22题:
确定义齿的共同就位道
去除基牙倒凹
选择基牙
选择附着体的类型
设计附着体的位置
第23题:
0.5mm
1.0mm
1.5mm
2.0mm
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