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简述细菌鉴定的基本方法(从哪几个方面鉴定细菌)?”相关问题
  • 第1题:

    噬菌体鉴定方法可用于( )。

    A、细菌的分型鉴定

    B、真菌的分型鉴定

    C、病毒的分型鉴定

    D、支原体的分型鉴定

    E、酵母的分型鉴定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关于O-F试验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糖类的基本试验
    B.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蛋白的基本试验
    C.鉴定细菌是否能分解蛋白的基本试验
    D.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脂肪的基本试验
    E.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胆固醇的基本试验

    答案:A
    解析:
    O-F试验是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糖类的基本试验。

  • 第3题:

    简述细菌鉴定的基本方法(从哪几个方面鉴定细菌)?


    正确答案: (1)菌落形态观察:观察菌落的大小、形状、隆起度、边缘、表面性状、颜色与透明度、质地和干湿度。
    (2)染色镜检:按照革兰氏染色或瑞氏染色方法进行制片、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干燥、镜检;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3)常见的生化鉴定:如糖发酵试验、吲哚(靛基质)试验、淀粉水解试验、V-P试验、甲基红(M、R)试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接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
    (4)血清学鉴定:检定抗原型或血清型。
    (5)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细菌的种属、亚型的鉴定。
    (6)动物试验:测定致病性或毒力。

  • 第4题:

    实验室采用传统的试验方法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请论述其总体鉴定方法和思路。


    正确答案:将目的菌进行革兰染色,若为革兰阴性杆菌,再作氧化酶和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如氧化酶阴性,葡萄糖为发酵型则可认为是肠杆菌科细菌。进而根据葡萄糖酸盐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将肠杆菌科细菌分为三大类,再根据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颜色和形态、克氏双糖培养基上的反应,动力、吲哚、脲酶试验(MIU),IMViC试验结果,综合分析鉴定到种。在肠杆菌科细菌中,EPEC、志贺菌、沙门菌除生化反应鉴定符合外,还须进行血清学试验将其鉴定到群、型。例如某菌,在麦康凯(MAC)平板和SS平板上生长为红色菌落,血平板上为灰色湿润中等偏大的菌落,革兰染色阴性,KIA上:斜面与底层均产酸产气,H2S(-),MIU上为(++-),IMViC为(++--),通过以上生化反应可鉴定为大肠埃希菌。此菌来源于8个月龄的婴儿腹泻粪便,故将MAC上红色菌落与EPEC抗血清作凝集试验,结果与EPEC多价抗血清凝集阳性,再做H抗原测定,鉴定结果为EPECO119:H6,此时可发出最终鉴定报告。

  • 第5题:

    简述细菌鉴定的基本思路。


    正确答案:细菌鉴定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进行革兰染色以区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革兰染色性。根据形态和染色性的不同做一些大的分类试验,如革兰阴性杆菌做氧化酶试验,革兰阳性球菌做触酶试验,其后再进行不同的生化试验,必要时进一步进行血清学试验。

  • 第6题:

    从哪几个方面鉴定啤酒的好坏?


    正确答案: 从以下七个方面鉴定啤酒的好坏:
    (1)外观。
    啤酒外观的评估是在开瓶前。要评估其外观,可把一瓶未开启的啤酒对着光线来观察其顶端大气泡的模样。这样做可以鉴别该瓶啤酒是否振荡过,否则开启时会喷涌。还要检查瓶中后熟啤酒的瓶底沉淀物,它应该是薄薄而密集的一层沉淀。
    (2)芳香。
    啤酒的芳香一般与啤酒的基本麦芽成分和谷物填充物成分的味道有关。这些芳香常常可描述成:有坚果味道的、甜的、有谷物味的和有麦芽味的。
    (3)香味。
    啤酒的香味是啤酒闻上去味道的具体表示,与酒花带给啤酒的风味有关。
    (4)后熟感。
    “后熟感”这个词常常与“碳酸化”这个词相互替换使用,它是用来描述啤酒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5)口感。
    啤酒的口感是指对酒体的知觉。受啤酒中蛋白质和糊精的影响,其口感会明显有淡浓之分。
    (6)风味。
    啤酒的风味也许是一种最主观的标志,但也是啤酒令人享受的最明显的体现。特定风味的啤酒应该具有其共有的口味特征。
    (7)回味。
    回味是指咽下一口啤酒后在口内所保持的味道,回味也是与外观、芳香、香味、口感、风味等一样重要的风格。

  • 第7题:

    问答题
    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特征有营养类型、与氧的关系、对温度的适应性、对pH的适应性、对渗透压的适应性、代谢产物、细菌毒力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哪种细菌培养特征可以鉴定细菌的种类,如何判别?

    正确答案: (1)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不同种菌落特征是不同的,包括其形态,大小,光泽,颜色,质地柔软程度和透明度等。从三方面看菌落表面的特征:表面特征,边缘特征,纵剖面特征。
    (2)将某种细菌接种在明胶培养基中培养,能产生明胶水解酶,不同的细菌将明胶水解成不同形态的溶菌区,依据这些不同形态的溶菌区或溶菌与否可将细菌进行分类。
    (3)将细菌接种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可呈现各种生长状态。根据细菌的生长状态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从而得知是好氧菌或厌氧菌还是兼性厌氧菌或兼性好氧菌,判断细菌是否运动从而得知有无鞭毛。
    (4)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状态随细菌属种的特征而异。有的细菌使培养基浑浊,菌体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有的细菌互相凝聚成大颗粒沉在管底,培养基很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1)形态鉴定:球形菌、杆菌和螺形菌。
    (2)结构鉴定:细胞壁,如用革兰氏染色法。
    (3)特殊结构鉴定:荚膜、芽胞、鞭毛和菌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实验室采用传统的试验方法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请论述其总体鉴定方法和思路。

    正确答案: 将目的菌进行革兰染色,若为革兰阴性杆菌,再作氧化酶和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如氧化酶阴性,葡萄糖为发酵型则可认为是肠杆菌科细菌。进而根据葡萄糖酸盐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将肠杆菌科细菌分为三大类,再根据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颜色和形态、克氏双糖培养基上的反应,动力、吲哚、脲酶试验(MIU),IMViC试验结果,综合分析鉴定到种。在肠杆菌科细菌中,EPEC、志贺菌、沙门菌除生化反应鉴定符合外,还须进行血清学试验将其鉴定到群、型。例如某菌,在麦康凯(MAC)平板和SS平板上生长为红色菌落,血平板上为灰色湿润中等偏大的菌落,革兰染色阴性,KIA上:斜面与底层均产酸产气,H2S(-),MIU上为(++-),IMViC为(++--),通过以上生化反应可鉴定为大肠埃希菌。此菌来源于8个月龄的婴儿腹泻粪便,故将MAC上红色菌落与EPEC抗血清作凝集试验,结果与EPEC多价抗血清凝集阳性,再做H抗原测定,鉴定结果为EPECO119:H6,此时可发出最终鉴定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细菌种属鉴定的常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正确答案: (1)DNA碱基组成的测定:细菌间DNA分子同源程度可以用细菌DNA分子的G+C或A+T摩尔百分比来反映。亲源关系越近的细菌,G+Cmol%越相近。G+Cmol%含量不同的细菌,为不同种细菌;含量相同的可能为不同种的细菌。不同菌属问G+Cmol%范围在25%~75%之间。细菌的G+Cmol%相当稳定,不受培养条件、菌龄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是热变性法,其次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浮力密度法。
    (2)DNA-DNA杂交:DNA杂交可得出DNA之间核苷酸顺序的互补程度,从而推断不同细菌基因组间的同源性。目前最常用的是复性速率法,同一菌的复性率为100%;80%~90%的同源为同一种内同一亚种的细菌;60%~70%同源性为同一种内不同亚种的细菌;20%~60%同源则是同一属中的不同菌种。这种方法还可对新菌种或表型性状差别很小而难以肯定的菌株做出较可靠的判定,并可修正其他方法的分类和鉴定错误。
    (3)165rRNA同源性分析:①rRNA-DNA杂交。变性rRNA与变性DNA混合时,rRNA与其互补的DNA链形成杂交双链,rRNA分子与异源DNA杂交时,也能在其同源区形成互补双链,这种杂交双链的稳定性与其同源性成正相关,适于细菌属及属上水平的分类研究。现最常用的是硝酸纤维膜结合法。②165rRNA序列测定。rRNA分子具有高度保守性,在所有的细胞生物中都存在,在长期的进化中,16SrRNA的总碱基数有所不同,保守的部分使不同序列很容易相互对齐进行比较。
    (4)165-235rRNA序列测定:在165和235rRNA的间隔区,各菌种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利用包含165和235rRNA部分序列的引物对间隔区进行扩增,分析其长度多态,或结合RFLP技术进行分析来鉴定菌种。
    此外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随机引物扩增法(RAPD)等技术常用于菌株间的差异比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细菌检验的室内质量控质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简述之。

    正确答案: (1)人员水平的培训考核。
    (2)各种操作手册。
    (3)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
    (4)培养基质量控制。
    (5)试剂、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质量控制。
    (6)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
    (7)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
    (8)药敏试验质量控制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O-F试验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糖类的基本试验
    B: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蛋白的基本试验
    C:鉴定细菌是否能分解蛋白的基本试验
    D: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脂肪的基本试验
    E: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胆固醇的基本试验

    答案:A
    解析:
    O-F试验是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糖类的基本试验。

  • 第14题:

    早期诊断和检疫布鲁杆菌主要的方法是()

    • A、细菌学检查
    • B、变态反应检查
    • C、生化鉴定
    • D、血清学检查
    • E、细菌分离鉴定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鼻疽诊断和检疫最常用的方法是()

    • A、细菌学检查
    • B、变态反应检查
    • C、生化鉴定
    • D、血清学检查
    • E、细菌分离鉴定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核酸杂交在临床细菌检测中的应用是()

    • A、细菌分类鉴定
    • B、细菌快速鉴定
    • C、细菌耐药性检测
    • D、细菌毒素的检测
    • E、细菌流行病学检测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细菌培养特征的鉴定包括那些方面?


    正确答案: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菌落的形状、起伏、边缘、颜色、气味、粘滞性等
    斜面培养特征:观察菌苔特征
    液体培养特征:观察培养液混浊程度,液面有无菌膜、菌环,管底有无絮状沉淀,培养液颜色等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穿刺培养的生长情况:检验细菌对氧气的需要和运动性
    明胶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观察是否水解明胶
    马铃薯块上生长特征:在马铃薯块上接种呈一条直线,观察细菌能否生长、色素,稠密度,有无皱纹、扩散与否。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1)形态鉴定:球状菌、杆状菌和螺旋状菌。
    (2)结构鉴定:细胞壁,如用革兰氏染色法。
    (3)特殊结构鉴定:荚膜、芽胞、鞭毛和菌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核酸杂交在临床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A

    细菌分类鉴定

    B

    细菌快速鉴定

    C

    细菌耐药性检测

    D

    细菌毒素的检测

    E

    细菌流行病学检测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细菌鉴定的基本思路。

    正确答案: 细菌鉴定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进行革兰染色以区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革兰染色性。根据形态和染色性的不同做一些大的分类试验,如革兰阴性杆菌做氧化酶试验,革兰阳性球菌做触酶试验,其后再进行不同的生化试验,必要时进一步进行血清学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细菌鉴定的依据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细菌外形、大小;
    (2)细菌的特殊结构;
    (3)细菌的营养类型、呼吸类型;
    (4)生理生化特性;
    (5)细菌对营养物质的代谢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古瓷鉴定依据有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五个方面。一是“标准器”;二是文献资料;三是窑址的地层资料;四是看官窑与民窑之间的相互影响;五是考虑同时代姐妹艺术对瓷器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多动症儿童的基本特征和鉴定方法。

    正确答案: 多动症儿童的基本特征包括:注意力集中困难,精力过剩,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定,不良行为倾向和协调动作缺陷。多动症儿童的鉴别以行为鉴别为主要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