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放线菌目
革兰氏阳性
具有弱抗酸性
严格厌氧
第1题:
病原体大小约为10μm×0.1μm,两端弯曲,Fontana染成棕褐色的是
A.钩端螺旋体
B.梅毒螺旋体
C.越橘诺卡菌
D.短链诺卡菌
E.南非诺卡菌
第2题:
放线菌是一群分枝生长的革兰阳性杆菌,对人致病的放线菌可按是否含有分枝菌酸分为两类。不含有分枝菌酸的致病性放线菌为A、黏液放线菌
B、巴西诺卡菌
C、短链诺卡菌
D、鼻疽诺卡菌
E、肉色诺卡菌
含有分枝菌酸的致病性放线菌为A、衣氏放线菌
B、诺卡菌属
C、内氏放线菌
D、黏液放线菌
E、丙酸蛛网菌
第3题: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放线菌是一群呈分枝状生长的革兰阳性杆菌
B、放线菌感染时,标本中可见硫磺颗粒
C、诺卡菌属抗酸染色弱阳性;放线菌属抗酸染色阴性
D、诺卡菌属常引起外源性感染;放线菌属常引起内源性感染
E、诺卡菌属不含有放线菌酸;放线菌属含分枝菌酸
第4题:
第5题:
下列关于诺卡菌病描述错误的是()
第6题:
下列不是革兰阳性细菌的是()
第7题:
关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
革兰染色阳性
诺卡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可形成菌膜
不含分枝菌酸
在普通培养基上于室温或37℃均可生长
形态与放线菌属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
第9题:
诺卡菌
鳗弧菌
无乳链球菌
星型诺卡菌
第10题:
病原为卡姆帕其诺卡菌
菌体为革兰阳性
主要危害养殖
流行高峰为7~8月
第11题:
进水PH变化
温度波动太大
进泥量发生突变
污水处理系统中产生的诺卡氏菌引起
第12题:
钩端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越橘诺卡菌
短链诺卡菌
南非诺卡菌
第13题:
下列对诺卡菌描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杆菌
B、主要是内源性感染
C、引起人类疾病主要为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
D、抗酸染色为弱阳性,在盐酸酒精中较长时间可完全脱色
E、标本接种分离可用沙保培养基或脑心浸液琼脂平板置37℃培养
第14题:
A、星形诺卡菌可形成黄色或深橙色菌落,表面无白色菌丝
B、巴西诺卡菌的菌落表面有白色菌丝
C、58℃8小时的耐受实验,星形诺卡菌(-),巴西诺卡菌(+)
D、星形诺卡菌赤藓糖(-)
E、巴西诺卡鼠李糖(-)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对诺卡菌描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病原体大小约为10μm×0.1μm,两端弯曲,Fontana染成棕褐色的是()
第19题:
关于消化池泡沫的形成原因,一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20题:
诺卡菌
星形诺卡菌
海分枝杆菌
嗜水气单胞菌
第21题:
星形诺卡菌
豚鼠诺卡菌
巴西诺卡菌
内衣放线菌
黏液放线菌
第22题:
为C+抗酸性丝状菌
严格厌氧菌
能形成气生菌丝
主要引起内源性感染
是足菌肿的病原菌
第23题:
对格兰阳性菌有效
对衣原体、支原体有效
对厌氧菌无效
对革兰阴性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