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第2题:
第3题:
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
1.六十年代----加强双基;
2.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3.九十年代----素质教育;
4.新世纪-----语文综合素养。
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略
第4题:
简要谈谈你对课程改革的看法。
第5题:
“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第6题: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媒介整合的看法。
第7题:
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的认识。
第8题:
《吃饭》 “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预付不变资本增加引起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变化.属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参考解析】:资本有机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考查,从而分为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但是,促使预付不变资本增加,从而引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变化的原因有多种。例如,因不变资本物质要素价格上涨而不是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预付不变资本的增加,则只影响资本的价值构成而不影响资本有机构成。所以,不能笼统地把任何价值构成的变化都看成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第14题:
根据自身体会谈谈你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略
第15题:
谈谈你对校本教研的理解和看法?
第16题:
谈谈你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第17题:
“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第18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地理课程具有综合性的性质,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第19题:
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石,教师对课本本身的理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
第20题:
谈谈你对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这一观点的看法。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