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5%~8%
5%~20%
5%~10%
5%~40%
第1题:
下列关于NBT还原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BT阳性率约为10%
B、全身性细菌性感染NBT试验阳性率明显升高
C、病毒感染时,NBT试验阳性率轻度升高
D、器官移植术后细菌感染伴发热,NBT试验阳性率升高
E、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伴发热,NBT试验阳性率正常
第2题:
关于NBT试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3题:
患者女性,16岁。患1型糖尿病,因肺部感染,诱发酮症酸中毒,关于其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4题:
NBT还原试验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原理是( )
第5题:
NBT是中性粒细胞的一种趋化因子
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产生NBT,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是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的重要指标
中性粒细胞可吞噬NBT颗粒,吞噬量与杀菌功能成正相关
中性粒细胞杀菌过程中能量代谢增强,G-6-PD氧化脱氢,使NBT还原成有色的甲簪颗粒
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细菌受损释放NBT,NBT量可间接反映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第6题:
NBT试验不仅可以检测巨噬细胞内杀菌能力,还可以作为疾病的鉴别指标
正常人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NBT阳性率约为10%
全身感染时NBT阳性率明显降低
病毒感染或无感染的低热患者NBT阳性率升高
器官移植的人因排斥反应发热者NBT阳性率下降
第7题:
第8题:
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BT阳性率约为10%
全身性细菌性感染NBT试验阳性率明显升高
病毒感染时,NBT试验阳性率轻度升高
器官移植术后细菌感染伴发热,NBT试验阳性率升高
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伴发热,NBT试验阳性率正常
第9题:
NBT阳性细胞百分率
计数中性粒细胞内有浅黄色的NBT颗粒的细胞所占比例
计数中性粒细胞内有蓝色的NBT颗粒的细胞的数目
计数中性粒细胞内有浅黄色的NBT颗粒的细胞的数目
中性粒细胞内有蓝色的NBT颗粒的细胞的数目与中性粒细胞内有浅黄色NBT颗粒的细胞的数目之比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NBT试验是用来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试验是
A、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
B、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C、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
D、中性粒细胞酶代谢能力
E、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
第13题:
Ⅰ型超敏反应相关细胞的测定方法包括()
第14题:
中性粒细胞NBT试验阳性率显著升高见于()
第15题:
用于检测巨噬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
细胞杀细菌过程中耗氧量逐渐减少
细胞内磷酸己糖旁路代谢活力不变
淡黄色的NBT还原成点状的颗粒,并沉积于胞质内
正常人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NBT阳性率平均约为10%
第16题:
中性粒细胞酶代谢能力
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
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中性粒细胞黏附功熊
第17题:
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
中性粒细胞酶代谢能力
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
第18题:
5%~30%
5%~8%
5%~20%
5%~10%
5%~40%
第19题:
补体缺陷症
器官移植发生排斥反应
全身性细菌感染
慢性肉芽肿
糖尿病
第20题:
慢性肉芽肿
败血症
补体或抗体缺陷症
病毒性感染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第21题:
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下降
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上升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低下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升高
中性粒细胞NBT试验阳性率显著下降
第22题:
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BT阳性率约为20%
全身性细菌感染NBT试验阳性率明显升高
病毒感染时,NBT试验阳性率轻度升高
器官移植术后细菌感染伴发热,NBT试验阳性率升高
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伴发热,NBT试验阳性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