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C-Ⅰ类分子
MHC-Ⅱ类分子
MHC-Ⅲ类分子
以上均可
以上均非
第1题:
关于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缺乏有效的抗原表位
B.肿瘤细胞MHC分子发生改变,影响抗原递呈
C.不能正常表达活化免疫细胞的黏附分子
D.患者血清中存在封闭分子,促进CTL与肿瘤细胞结合
E.细胞表达FasL,介导淋巴细胞凋亡
第2题:
关于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肿瘤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降低或缺失
B、肿瘤细胞可高表达多种抗凋亡分子
C、宿主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D、肿瘤细胞缺乏抗原性表位
E、肿瘤细胞不表达转铁蛋白受体
第3题:
A. 表达黏附分子
B. 表达MHC Ⅰ类分子
C. 表达CD 分子
D. 分泌细胞分子
E. 表达MHC Ⅱ类分子
第4题:
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不包括
A.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
B.CTL杀伤肿瘤细胞受MHC限制
C.细胞MHCI类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失
D.细胞缺乏协同刺激分子
E.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第5题:
第6题:
检测肿瘤细胞表面HLA分子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
第7题:
正确描述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是()。
第8题:
肿瘤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
肿瘤细胞可产生杀伤性物质
肿瘤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水平降低
肿瘤细胞在遗传上稳定,不易产生变异
肿瘤细胞表达大量Fas
第9题:
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
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
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Ⅱ类分子
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
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
第10题: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
肿瘤恶性程度
肿瘤治疗效果
肿瘤患者预后
肿瘤对药物敏感性
第11题:
FasL
MHC分子
CD28
B-7
TGF-β
第12题:
肿瘤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降低或缺失
肿瘤细胞可高表达多种抗凋亡分子
宿主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肿瘤细胞缺乏抗原性表位
肿瘤细胞不表达转铁蛋白受体
第13题:
Tc细胞的特性包括( )
A、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B、靶细胞将MHC-Ⅰ类分子一抗原肽复合物呈递给Tc细胞
C、可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为执行免疫监视功能主要效应细胞
D、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为ADCC
E、表面不表达CD3分子
第14题:
A、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B、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C、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D、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E、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降低
第15题:
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不包括
A.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
B.CTL杀伤肿瘤细胞受MHC限制
C.细胞MHC工类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失
D.细胞缺乏协同刺激分子
E.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第16题:
A、肿瘤细胞表达FasL
B、肿瘤细胞内的P53突变
C、肿瘤细胞表达IDO分子
D、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的mRNA转录水平的降低,或基因组的丢失
E、肿瘤细胞表达的Her2/neu基因产物
第17题:
NK细胞表面的杀伤细胞抑制受体可识别()。
第18题:
下列哪些肿瘤细胞表面分子表达降低可使其逃避机体免疫监视()
第19题:
影响T细胞杀瘤效应()。
第20题:
MHC-Ⅰ类分子
MHC-Ⅱ类分子
MHC-Ⅲ类分子
以上均可
以上均非
第21题:
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复合物
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
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
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MHC-Ⅱ类分子
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
第22题:
识别肿瘤细胞表达的突变抗原
肿瘤细胞向NK细胞提呈抗原
肿瘤细胞表达MHC1类分子减少
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激活NK细胞
第23题:
肿瘤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
肿瘤细胞可产生杀伤性物质
肿瘤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降低
肿瘤细胞在遗传上稳定,不易产生变异
肿瘤细胞表达大量Fas
第24题:
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靶细胞将MHC-Ⅰ类分子一抗原肽复合物呈递给Tc细胞
可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为执行免疫监视功能主要效应细胞
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为ADCC
表面不表达CD3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