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试述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给予该患者最好的灌肠方法是

    A.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B.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C.清洁灌肠法

    D.保留灌肠法

    E.大量保留灌肠法


    正确答案:D
    灌入药物进行治疗时,应延长保留时间以发挥药物治疗效果,因此最好选用保留灌肠。

  • 第2题:

    该病人最好选用哪种灌肠

    A.大量不保留灌肠

    B.小量不保留灌肠

    C.清洁灌肠

    D.保留灌肠

    E.药物灌肠


    正确答案:D
    解析:灌入药物进行治疗时,应延长保留时间以发挥药物治疗效果,因此最好选用保留灌肠。

  • 第3题:

    患者,男性,38岁,慢性细菌性痢疾,拟给予药物灌肠治疗。

    问题1:给予该患者最好的灌肠方法是
    A.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B.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C.清洁灌肠法
    D.保留灌肠法
    E.大量保留灌肠法

    答案:D
    解析:
    1.保留灌肠的目的是镇静或催眠,治疗肠道感染。而该患者存在肠道感染,且用肠内药物治疗,因此选择保留灌肠。
    2.保留灌肠时药液量应<200ml。药量较大,会刺激患者产生便意,不利于药物的保留。
    3.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直肠,取左侧卧位灌肠。

  • 第4题:

    何谓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它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是将大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患者排便、排气或灌入药物,清洁肠道,达到协助诊断或治疗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目的:
    ①解除便秘、肠胀气。
    ②清洁肠道,为手术、分娩、检查前做准备。
    ③稀释和清洁肠道内有害的物质,减轻中毒。
    ④为高热患者降温。

  •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第一产程灌肠的目的,哪些情况不宜灌肠?

    正确答案: 目的是清除粪便,避免分娩时污染产道,同时刺激宫缩,加速产程进展。
    但下列情况不宜灌肠:阴道流血、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很强、估计1小时内即将分娩、先兆早产、胎位窘迫、严重妊娠中毒症与心脏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大量不保留灌肠

    正确答案: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将500~1000mL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刺激肠蠕动,清除肠腔粪便和积气。其目的是:
    ①解除便秘。
    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做准备。
    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
    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保留灌肠常使用的溶液、药量及温度?

    正确答案: 常用溶液为10%水合氯醛,剂量遵照医嘱;2%黄连素或0.5%一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药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一4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保留灌肠时常使用的压力、深度及禁忌证?

    正确答案: 1.保留灌肠时常使用的压力为液面距肛门<30cm。
    2.肛管插入直肠深度为15~20Cm。
    3.保留灌肠的禁忌证为: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大便失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需要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根据医嘱正确选用灌肠溶液,注意溶液的温度、浓度、压力和量。伤寒病人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液体量不得超过500ml。
    (2)操作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灌肠中如有便意、腹胀,嘱作深呼吸、降低灌肠筒的高度或暂停;如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速、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3)如降温灌肠,应让病人保留30min后再排便,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并作记录。
    (4)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消化道出血、急腹症、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保留灌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在保留灌肠前,对灌肠的目的和病变部位了解清楚,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及插入肛管的深度。②灌肠前嘱患者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液量要少,压力要低,使灌入的药物能保留较长的时间,以便充分吸收。③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的患者及排便失禁的患者不宜保留灌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保留灌肠的目的是______或给予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试述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


    正确答案: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为:①解除便秘;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做准备;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④为高热患者降温。

  • 第14题:

    患者,男性,38岁,慢性细菌性痢疾,拟给予药物灌肠治疗。

    给予该患者最好的灌肠方法是

    A、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B、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C、清洁灌肠法
    D、保留灌肠法
    E、大量保留灌肠法

    答案:D
    解析:
    保留灌肠的目的是镇静或催眠,治疗肠道感染。而该患者存在肠道感染,需用肠内药物治疗,因此选择保留灌肠。

  • 第15题:

    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 第16题:

    问答题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保护病人的自尊,尽量少暴露病人的肢体,防止受凉。
    2.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压力和量。为伤寒病人灌肠液量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即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
    3.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30分钟再测体温,并作记录。
    4.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与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钠潴留的病人禁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
    5.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如病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适当降低灌肠筒高度以减慢液体流速或暂停片刻,嘱病人张口呼吸以放松腹肌,减低腹压。如病人出现脉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与医师联系给予处理。
    6.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影响大量不保留灌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溶液浓度:0.5%一1%肥皂水,过高或过低影响渗透压。
    2.灌人量:成人每次500一1000ml,小儿每次200一500ml。
    3.注人灌肠液速度:注人速度过快过猛,刺激肠粘膜,引起排便反射。
    4.温度:39一41℃,过高可损伤肠粘膜,过低可导致肠痉挛。
    5.肛管插人直肠深度:7一10cm。
    6.液面距肛门(筒底距床铺)的距离:40~60Cm,过低,压力小影响流速;过高,压力大不宜保留。
    7.灌肠后保留时间:5一10min,以达到较好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2015.10,填空38)根据目的不同,灌肠可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______灌肠和______灌肠三类。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保留灌肠药量及温度?

    正确答案: 药液量<200ml,药液温度39~4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不宜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评价

    正确答案: 1.病人腹胀消失,肠道清洁,暴露少,未污染衣、被。
    2.护士操作熟练、敏捷,能观察病人反应,及时处理灌肠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38岁,慢性细菌性痢疾。拟给予药物灌肠治疗。给予该患者最好的灌肠方法是()。
    A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B

    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C

    清洁灌肠法

    D

    保留灌肠法

    E

    大量保留灌肠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何谓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它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是将大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患者排便、排气或灌入药物,清洁肠道,达到协助诊断或治疗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目的:
    ①解除便秘、肠胀气。
    ②清洁肠道,为手术、分娩、检查前做准备。
    ③稀释和清洁肠道内有害的物质,减轻中毒。
    ④为高热患者降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