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半坐卧位的意义如下:①减轻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局部出血;②减轻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肺淤血和心脏负担;③改善心肺疾患所引起的呼吸困难;④对腹腔、盆腔手术后或炎症的患者,可促使感染局限,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应,同时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⑤可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腹壁伤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试述半坐卧位的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半坐卧位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⑴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有利于呼吸,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⑵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
    ⑶减轻腹部伤口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⑷能减少头颈部手术后的出血。

  • 第2题:

    试述半坐卧位的意义。


    正确答案: 半坐卧位的意义如下:①减轻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局部出血;②减轻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肺淤血和心脏负担;③改善心肺疾患所引起的呼吸困难;④对腹腔、盆腔手术后或炎症的患者,可促使感染局限,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应,同时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⑤可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腹壁伤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 第3题:

    休克病人()。

    • A、仰卧位或俯卧位
    • B、高半坐卧位
    • C、下肢抬高20°,头和躯干抬高5°
    • D、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 E、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简述半坐卧位的目的。


    正确答案: ①某些面部手术后病人,可减少局部出血。
    ②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
    ③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人。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扩大,使呼吸困难改善。
    ④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有利于感染局限;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⑤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伤口愈合。
    ⑥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逐渐适应体位的改变,协助站立起来。

  • 第5题:

    颅脑手术后()。

    • A、仰卧位或俯卧位
    • B、高半坐卧位
    • C、下肢抬高20°,头和躯干抬高5°
    • D、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 E、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正确答案:E

  • 第6题:

    问答题
    半坐卧位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由于重力关系,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可使静脉回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可使隔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困难。
    (2)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化。
    (3)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4)能减少面部、颈部手术后的出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半坐卧位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⑴使隔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有利于呼吸,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⑵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
    ⑶减轻腹部伤口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⑷能减少头颈部手术后的出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休克病人()
    A

    仰卧位或俯卧位

    B

    高半坐卧位

    C

    下肢抬高20°,头和躯干抬高5°

    D

    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E

    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采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胸部和颈部的手术,常采用高半坐卧位;腹部手术常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常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休克病人采用平卧位或下肢抬高20°、头部和躯干抬高5°的特殊体位。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半坐卧位的意义。

    正确答案: 半坐卧位的意义如下:①减轻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局部出血;②减轻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肺淤血和心脏负担;③改善心肺疾患所引起的呼吸困难;④对腹腔、盆腔手术后或炎症的患者,可促使感染局限,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应,同时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⑤可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腹壁伤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半坐卧位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由于重力关系,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可使静脉回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可使隔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困难。
    (2)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化。
    (3)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4)能减少面部、颈部手术后的出血。

  • 第11题:

    腰麻后一般采用下列哪种卧位?()

    • A、去枕平卧
    • B、去枕侧卧
    • C、15~30度斜坡卧位
    • D、高半坐卧位
    • E、低半坐卧位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半坐卧位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⑴使隔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有利于呼吸,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⑵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
    ⑶减轻腹部伤口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⑷能减少头颈部手术后的出血。

  • 第13题:

    胸部和颈部的手术()

    • A、仰卧位或俯卧位
    • B、高半坐卧位
    • C、下肢抬高20°,头和躯干抬高5°
    • D、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 E、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单选题
    腰麻后一般采用下列哪种卧位?()
    A

    去枕平卧

    B

    去枕侧卧

    C

    15~30度斜坡卧位

    D

    高半坐卧位

    E

    低半坐卧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颅脑手术后无休克或昏迷的病人应采取哪种卧位?(  )
    A

    平卧位

    B

    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C

    低半坐卧位

    D

    高半坐卧位

    E

    半卧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颅脑手术后,无休克或昏迷时的体位( )
    A

    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B

    高半坐卧位 

    C

    低半坐卧位 

    D

    斜坡卧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肺段切除术后可取()
    A

    侧卧位

    B

    低半坐卧位式

    C

    高半坐卧位式

    D

    头高脚底斜坡卧位

    E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施行颈、胸手术后,多采用高半坐位卧式,以便于呼吸及有效引流;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卧位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肥胖病人可取侧卧位,有利丁呼吸和静脉回流;全麻未清醒病人除非有禁忌证,均应平卧,头转向一侧,直到清醒,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误吸入气管。

  • 第18题:

    单选题
    颈、胸部手术后的患者宜采用哪种体位?(  )
    A

    高半坐卧位

    B

    平卧位

    C

    低半坐卧位

    D

    头低脚高位

    E

    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