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血试验
胰石
脂肪检查
粪便胆红素
粪胆原
第1题:
关于粪便常规检查,留取标本要求错误的是
A.一般采集指头大小(3~5g)的新鲜粪便
B.标本采集后一般应于lh内检验完毕
C.尽可能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粪便
D.做化学隐血试验时,应嘱咐患者素食3d后留取标本
E,.检查虫卵计数时,应收集12h内粪便送检
/13.E。检查胆石、胰石、寄生虫体及虫卵计数时,应收集24h内粪便送检。
第2题:
正常人粪便呈黄色或者褐色的主要因素是粪便中有()
A.粪游离胆红素
B.粪胆原
C.粪胆素
D.粪结合胆红素
E.粪卟啉
第3题:
要求收集24h内粪便标本的检验项目是
A.隐血试验
B.胰石
C.脂肪检查
D.粪便胆红素
E.粪胆原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可作为肠道肿瘤筛选检查的是( )
第8题:
要求收集24小时内粪便标本的检验项目是()
第9题:
粪便镜榆无红细胞
粪便隐血试验阴性
粪胆素试验阴性
粪胆原试验阴性
无柏油样黑便
第10题:
粪便的外观
粪便镜检无红细胞
粪便隐血试验阴性
粪胆红素试验阴性
粪胆素试验阴性
第11题:
预先定量服食脂肪膳食
从第2天开始收集粪便
将收集的标本混合称量
取60g粪便送检
简易法可在正常膳食情况下,收集24小时粪便
第12题:
婴幼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
胆道梗阻时,粪胆素减少或消失
正常粪便中有粪胆红素而无粪胆原及粪胆素
婴幼儿粪胆红素来不及被肠道细菌还原,粪胆红素可为阳性
胆红素被肠道内细菌还原成粪(尿)胆原,再氧化成粪(尿)胆色素
第13题:
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试验指标是
A.粪便的外观
B.粪便镜检无红细胞
C.粪便隐血试验阴性
D.粪胆红素试验阴性
E.粪胆素试验阴性
第14题:
下列粪便采集方法错误的是
A.随意挑取一块粪便送检
B.检查阿米巴滋养体,标本保温送检
C.做粪胆原定量检查,连续收集3d粪便
D.做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被检者试验前禁食肉类食物3d
E.检查蛲虫卵,应于晚l2时在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
17.A。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竹签选取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粪便须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关于脂肪定量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粪便化学检查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采集脓液和血液
检查阿米巴滋养体,标本保温送检
做粪胆原定量检查,连续收集3天粪便
作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被检者试验前禁食肉类食物3日
检查蛲虫卵,应于晚12时在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
第21题:
一般情况下,粪便中可见红细胞,但检测结果通常为阴性
只有在消化道出现溃疡的情况下,才会粪隐血呈阳性
粪胆原大部分以原形的形式经直肠被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粪便中粪胆原检查呈阳性反应
通过粪胆原检测,可以直接有效地鉴别黄疸的性质
第22题:
粪便带有脓血或黏液时,应在脓血或黏液处采集
收集培养标本,用无菌棉签采集粪便表面部分标本即可
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不可用灌肠后排出的粪便作标本
采集标本做隐血试验时,嘱患者在留取标本前3日内禁食含大量的绿素食物
第23题:
隐血试验
胰石
脂肪检查
粪便胆红素
粪胆原
第24题:
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中找癌细胞
粪便中有红细胞
肠纤维镜检查
粪胆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