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抗原
H抗原
K抗原
VI抗原
第1题: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分为5种,他们感染的人群和所致疾病有所不同。引起痢疾样腹泻的是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是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引起儿童持续性腹泻的是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引起旅行者腹泻的是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是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第2题:
被称为志贺样大肠埃希菌的是 ( )
A、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肠聚集型大肠埃希菌
第3题:
EHEC的全称是
A、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B、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第4题:
主要引起出血性大肠炎的致泄性大肠埃希菌是()
第5题:
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有()。
第6题:
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
第7题:
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EnteroinvasiveEscherichiacolienteritisEIEC)
第8题:
引起出血性肠炎的病原菌:()
第9题:
危害最大,且可引起死亡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第13题:
可产生不耐热肠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是
A、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B、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第14题:
引起霍乱样肠毒素腹泻(水泻)的大肠埃希菌是
A、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肠黏附型大肠埃希菌
第15题: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可作为水受人或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A对
B错
第16题:
采用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可在48h判断水样中是否含有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及含有的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最可能数值。
第17题:
下列指标作为粪便指示菌检出的卫生学意义从大到小依次为()。
第18题: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可作为水受人或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第19题:
引起类似菌痢临床表现的病原菌:()
第20题:
引起婴儿腹泻的病原菌:()
第21题:
采用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定量测定大肠埃希氏菌时,采用正确步骤培养后的样品,怎样判断大肠埃希氏菌的数值?
第22题:
大肠埃希氏菌属的细菌、柠檬酸杆菌属的细菌、阴沟杆菌属的细菌
产碱杆菌、克雷伯氏菌属的细菌、大肠埃希氏菌属的细菌、柠檬酸杆菌属的细菌
产碱杆菌、克雷伯氏菌属的细菌、大肠埃希氏菌属的细菌
克雷伯氏菌属的细菌、大肠埃希氏菌属的细菌、柠檬酸杆菌属的细菌
第23题: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肠凝聚性大肠埃希菌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