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等价定理
凯恩斯相机抉择理论
货币实体经济两分法
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
第1题:
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
A.控制赤字
B.增发国债
C.调整结构
D.推进改革
E.增收节支
第2题: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降低利率 B.增加税收
C.增发国债 D.增加政府支出
第3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现象。为扩大内需,我国政府连续7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记账式国债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 ( )
第4题:
1993—1997年,为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实施了( )政策
A. 中性财政政策
B. 扩张性财政政策
C. 紧缩性财政政策
D. 自动调节财政政策
第5题:
第6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为扩大内需,我国政府连续7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
第7题:
“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以下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减少审批,放宽市场准人 ②降低税率,提高税收起征点 ③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 ④增发纸币,扩大货币供应量
第8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财政政策()
第9题:
加税
减税
增发国债
紧缩政府开支
央行加息
第10题:
增加国债、降低税率
减少国债、提高税率
增加国债、提高税率
减少国债、降低税率
第11题: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财政政策
第12题:
提高税率
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
增发国债
第13题:
以下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使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
B.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小。
C.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小。
D.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
第14题: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 )。
A.增发长期国债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C.调整收入分配,促进消费
D.调整利息率
第15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我国政府连续7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这一时期的国债主要是 ( )。
A.记名国债
B.无记名国债
C.凭证式国债
D.记账式国债
第16题:
以下财政政策会促使证券市场下跌的是( )。
A.增发国债
B.增加财政补贴
C.减少税收
D.扩大财政支出
第17题:
第18题:
增发国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我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这在事实上质疑了以下哪个学说?()
第19题:
下列属于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第20题:
减少国债
提高税率
减少政府购买
降低税率
第21题:
赤字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