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中“翫”是“因习惯而疏忽,放松警惕”的意思。()
第2题:
下列对启事表述准确的是( )。
A.一则启事只能告启一件事情
B.启事对公众没有约束性
C.启事可以公开发布
D.机关团体个人均可发布启事
第3题:
“启事”,是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墙上的文字。这里的“启”是“开导”的意思,“事”就是指被说明的事情。而“启示”的“启”,则是“说明”的意思,“示”是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A对
B错
第4题:
下列关于代理人的阐述,选项错误的是()。
第5题:
“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
第6题:
()指全国当事人在缔约之前或争议产生之后,以文字或言词明确作出选择合同准据法的意思表示。
第7题:
声明主要用来陈述事项,启事除了简明地告启某事外,主要用来表明立场、澄清相关事项、保护权益等。()
第8题: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被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自己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被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根据需要,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被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根据需要,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9题:
有限的意思自治
无限的意思自治
明示的意思自治
默示的意思自治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此句中“殆”:本义是危险,有害,这里指没有信心,有危险,不安及疲乏的意思。
此句中的“罔”:本义指渔猎用的网,引申为蒙蔽之意;通“惘”字,迷惑、困惑不解之意。
此句是劝人把努力学习与思考未来前途结合起来之意。
此句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招致疲乏,甚至更加危险。”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下列对启事表述准确的是()最好有答案和解析,因为我没有做对,需要解析剖析一下!
A、一则启事只能告启一件事情
B、启事对公众没有约束性
C、启事可以公开发布
D、机关团体个人均可发布启事
答案:ABCD
解析:启事是机关、团体或个人因事须向公众说明,或请求公众帮助与参与的实用性文书。
(1)公开性。启事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让公众知道,并得到支持和帮助。因此,公开发布是其基本特点,可张贴、可刊登,还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
(2)内容单一性。通常一则启事只告启一件事情,内容单一,表达明确。
(3)不具备约束性。启事与带有告启性质的行政公文,如公告、通告等不同,它只能提请人们或关注、或参与某件事情,而不能强制人们去执行。因此,启事对公众没有约束性。
第14题:
下列对启事表述准确的是( )。
A.一则启事只能告启一件事情
B.启事对公众没有约束性
C.启事可以公开发布
D.机关团体个人均可发布启事
第15题:
声明主要用来陈述事项,启事除了简明地告启某事外,主要用来表明立场、澄清相关事项、保护权益等。()
A对
B错
第16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
第17题:
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式叫做()。
第18题:
“启事”,是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墙上的文字。这里的“启”是“开导”的意思,“事”就是指被说明的事情。而“启示”的“启”,则是“说明”的意思,“示”是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第19题:
代理是指()。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此句出自《荀子》。
此句是孔子名言。
此句意思是:做事莫过于没有后悔。事情做到没有后悔就可以了,成功并非必不可少的。
此句意思是:智慧莫过于放弃疑虑,行为莫过于不出错误。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海报
公告
布告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