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甲系工人,工作已近半年,现年17周岁,其每月工资和奖金所得,除生活开支外已经积蓄1000元人民币。因上下班乘车不方便,某甲便委托其邻居某乙代买自行车一辆。某乙是学生,现年15岁,为买一部复读机,决定将其父亲给他买的一辆山地车(价值1000元左右)卖给某甲,两人商定卖价为380元。某甲付款后,某乙将自行车交付某甲。某乙的父亲知道后,不同意某乙把车卖掉,遂要求某甲返还自行车。某甲与某乙之间的买卖行为()。A 合法有效B 效力未定C 可依法撤销D 无效

题目
单选题
某甲系工人,工作已近半年,现年17周岁,其每月工资和奖金所得,除生活开支外已经积蓄1000元人民币。因上下班乘车不方便,某甲便委托其邻居某乙代买自行车一辆。某乙是学生,现年15岁,为买一部复读机,决定将其父亲给他买的一辆山地车(价值1000元左右)卖给某甲,两人商定卖价为380元。某甲付款后,某乙将自行车交付某甲。某乙的父亲知道后,不同意某乙把车卖掉,遂要求某甲返还自行车。某甲与某乙之间的买卖行为()。
A

合法有效

B

效力未定

C

可依法撤销

D

无效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某甲系工人,工作已近半年,现年17周岁,其每月工资和奖金所得,除生活开支外已经积蓄1000元人民币。因上下班乘车不方便,某甲便委托其邻居某乙代买自行车一辆。某乙是学生,现年15岁,为买一部复读机,决定将其父亲给他买的一辆山地车(价值1000元左右)卖给某甲,两人商定卖价为380元。某甲付款后,某乙将自行车交付某甲。某乙的父亲知道后,不同意某乙把车卖掉,遂要求某甲返还自行车。某甲与某乙之间的买卖行为()。A 合法有效B 效力未定C 可依法撤销D 无效”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甲的外祖父与某乙的父亲是亲兄弟,某丙的外祖母与某丁的祖母是亲姐妹.则(  )
    A.某甲与某乙、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有效
    B.某甲与某乙、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无效
    C.某甲与某乙的婚姻无效,某丙与某丁的婚姻有效
    D.某甲与某乙齣婚姻有效,某丙与某丁的婚姻无效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结婚的亲属条件.根据婚姻法的规定,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结合本题意,只要能够计算出结婚的双方是否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即可做出选择.旁系血亲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两者可以找到同源的亲属,如兄弟姐妹.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以自己为一代,由己身向上数至同源,以最远者作为代数.如兄弟姐妹就是二代以内旁系血亲,堂兄弟姐妹就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某甲的外祖父和某乙的父亲是亲兄弟,由甲、乙向上数至同源,甲的曾祖父是乙的祖父,甲和其曾祖父是四代直系血亲,和乙则是第四代旁系血亲.某丙的外祖母和某丁的祖母是亲姐妹,两者的同源是曾祖父母,曾祖父母到丙、丁都是四代,故丙和丁也是第四代旁系血亲.既然是第四代旁系血亲,不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故甲和乙、丙和丁可以结婚,其婚姻有效.本题答案为A项.该题的难点在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计算.笔者去年(2009年)布置课堂作业此题,无论天南海北全国各地考生,几乎全军覆没,当讲解完毕后,考生恍然大悟,因此望读者必须通过法理掌握计算方法.

  • 第2题:

    共用题干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某甲见某乙锁上自行车后忘记拿走车筐里的钱包,乘某乙进屋之后将钱包从车筐里拿走,钱包中装有3000元现金。某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某甲对某乙谎称出售一处房产,让某乙带上30万元现金。当某甲和某乙在该待出售房屋内等候“房主”到来时,某甲建议某乙把现金放在该房屋的一个壁柜中。现金放入壁柜后,某甲将柜门锁上,钥匙交给某乙拿着。然后借故走开,从壁柜的背面将30万元现金取走。某乙久等未见某甲回来,打开柜门才发现壁柜中的巨款不见了。某甲构成诈骗罪
    C:某甲雇某乙运输一车货物,并随车押送。途中,某乙谎称车胎漏气,骗某甲下车观看,某甲下车后,某乙乘机加速逃离,把货物据为己有。某乙构成抢夺罪
    D:某甲与某乙同住一集体宿舍,知道某乙信用卡的密码。某日某甲一人在宿舍时发现某乙的信用卡掉在宿舍的地上。某甲捡起信用卡到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1万元现金后,又将信用卡放到原处。某甲构成侵占罪

    答案:A,C
    解析:
    张某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构成盗窃罪。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何某以为该卡是捡来的,他的行为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行用卡诈骗罪。由于二人没有共同盗窃的故意,因此不构成共同犯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借记卡属于“信用卡”。根据《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甲窃取3张借记卡并使用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使用假币,是指将假币作为真币置于流通状态。利用假币支付购买货物的对价、利用假币偿还债务、将假币作为保证金提供给他人、以假币作注册资本验资、交换或者赠与假币都是将假币置于流通的行为,将假币存入ATM机的场合,也是使用假币。甲先后两次采取存入假币取出真币,其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因此,A、C项正确。
    本案中甲与乙合谋以拐卖妇女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符合《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刑法中没有卖淫罪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180条的规定,重婚罪的构成,必须有主观上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不符合本案情况。
    邱应海虽然以秘密窃取为初衷,但是,被郑国荣妻子发现,邱应海转而试图以欺骗的方式获取彩电,但被郑国荣妻子识破,接着,邱应海即采取公开的方式搬走彩电,而且未使用暴力等手段威胁,可见,邱应海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彭某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故不构成贪污罪,侵吞单位资金,并无归还之意,也不构成挪用资金罪。依据《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彭某利用身为董事长的便利条件,将下属公司的29万元用以偿还赌债,20万元用以自由支配,数额巨大,已构成职务侵占罪。
    A项,本案中李世仁、黄百度二人的行为主要是盗窃,不是利用黄百度主管财物的便利,故共同构成盗窃罪。B项,贪污罪共犯。C项,应依主犯的身份定为共同犯罪,只有一个罪名。D项,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不是国有公司,只有国有全资公司才是国有公司,故孙小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
    选项中,某甲虽然设计圈套,获取某乙的财物,但是,某甲的行为仍然是秘密窃取,构成盗窃罪,而不是诈骗罪;同样,D选项中,某甲构成盗窃罪,而不是侵占罪。

  • 第3题:

    某甲有一辆红色桑塔纳轿车,已使用两年,跑了两万公里。某甲打算把该桑塔纳卖掉,再添些钱购买一辆大众2000,某甲要价10万元。某乙一直想购买一辆桑塔纳轿车,由于买新车钱不够,想买一辆二手桑塔纳轿车,并且喜欢红色的,价钱不超过10万元,某甲得知某乙想买轿车,某乙知道某甲想卖掉轿车,于是双方同时向对方发出信函,信函上双方的意思表示完全一致。请问:什么是邀约?什么是要约邀请?


    正确答案:要约是指订约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所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 第4题:

    “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 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 C、某甲或某乙有罪
    • D、某甲或某乙无罪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依照法国法的解释,债的约因是指订约当事人产生该项债务所追求的最接近和直接的目的。例如某甲向某乙购买一辆汽车的案例,其债的约因是()。

    • A、某甲为开出租而购买某乙的汽车
    • B、某乙因资金紧张而卖掉汽车
    • C、某甲与某乙产生此种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因是不同的
    • D、某甲与某乙在此买卖合同中的约因是对致的,即实现商品与金钱的交换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某甲有一辆红色桑塔纳轿车,已使用两年,跑了两万公里。某甲打算把该桑塔纳卖掉,再添些钱购买一辆大众2000,某甲要价10万元。某乙一直想购买一辆桑塔纳轿车,由于买新车钱不够,想买一辆二手桑塔纳轿车,并且喜欢红色的,价钱不超过10万元,某甲得知某乙想买轿车,某乙知道某甲想卖掉轿车,于是双方同时向对方发出信函,信函上双方的意思表示完全一致。请问:哪些邀约是不可撤销的?


    正确答案: (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的;
    (2)要约人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的;
    (3)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作了履行合同准备工作的。

  • 第7题:

    与“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 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 C、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 D、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某甲系工人,工作已近半年,现年17周岁,其每月工资和奖金所得,除生活开支外已经积蓄1000元人民币。因上下班乘车不方便,某甲便委托其邻居某乙代买自行车一辆。某乙是学生,现年15岁,为买一部复读机,决定将其父亲给他买的一辆山地车(价值1000元左右)卖给某甲,两人商定卖价为380元。某甲付款后,某乙将自行车交付某甲。某乙的父亲知道后,不同意某乙把车卖掉,遂要求某甲返还自行车。某甲与某乙之间的买卖行为()。

    • A、合法有效
    • B、效力未定
    • C、可依法撤销
    • D、无效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张某有一辆拖拉机待售,某乙向张某声称他可以代某甲赊购,张某不放心,托人询问某甲,某甲未否认。成交后,因某甲不付欠款,发生纠纷,张某欲韦诉,被告应是()。
    A

    某乙

    B

    某甲

    C

    乙、甲

    D

    张某不能起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与“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D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甲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某乙经过,要求某甲付10万元人民币方救某甲。某甲无奈同意,某乙遂将某甲救上岸。甲乙之间的约定属于()。
    A

    有效的合同

    B

    部分有效的合同

    C

    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D

    无效的合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某乙趁某甲落水危难之际,要求某甲给付10万元人民币才救某甲,这属于乘人之危的民事合同,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故本题答案为C。

  • 第12题:

    单选题
    依照法国法的解释,债的约因是指订约当事人产生该项债务所追求的最接近和直接的目的。例如某甲向某乙购买一辆汽车的案例,其债的约因是()。
    A

    某甲为开出租而购买某乙的汽车

    B

    某乙因资金紧张而卖掉汽车

    C

    某甲与某乙产生此种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因是不同的

    D

    某甲与某乙在此买卖合同中的约因是对致的,即实现商品与金钱的交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甲的外祖父与某乙的父亲是亲兄弟,某丙的外祖母与某丁的祖母是亲姐妹。则(  )。

    A.某甲与某乙、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有效
    B.某甲与某乙、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无效
    C.某甲与某乙的婚姻无效,某丙与某丁的婚姻有效
    D.某甲与某乙的婚姻有效,某丙与某丁的婚姻无效

    答案:A
    解析:
    《婚姻法》第7条第1款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通婚。至于辈分是否相同,在所不问。旁系血亲亲等的计算方法为:①取需要判断的两个人共同的直系血亲;②各自数到共同直系血亲的代数;③取代数最多者作为两个人旁系血亲的代数。本题中,某甲与某乙的同源直系血亲是某甲的外曾祖父母(或某乙的祖父母),故某甲与某乙属于四代旁系血亲;某丙与某丁也属于四代旁系血亲。故某甲与某乙、某丙和某丁的婚姻均有效。

  • 第14题:

    (2006年真题)某甲的外祖父与某乙的父亲是亲兄弟,某丙的外祖母与某丁的祖母是亲姐妹。则(  )。

    A.某甲与某乙、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有效
    B.某甲与某乙、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无效
    C.某甲与某乙的婚姻均无效,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有效
    D.某甲与某乙的婚姻均有效,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无效

    答案:A
    解析:
    某甲与某乙、某丙和某丁都属于三代以外旁系血亲,具体地说,都是四代旁系血亲。而我国只对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婚,而对三代以外的旁系血亲并不禁婚,至于辈分是否相同,没有规定。

  • 第15题:

    “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的等值命题是()。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 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 C、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 D、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某甲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某乙经过,要求某甲付10万元人民币方救某甲。某甲无奈同意,某乙遂将某甲救上岸。甲乙之间的约定属于()。

    • A、有效的合同
    • B、部分有效的合同
    • C、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 D、无效的合同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某甲有一辆红色桑塔纳轿车,已使用两年,跑了两万公里。某甲打算把该桑塔纳卖掉,再添些钱购买一辆大众2000,某甲要价10万元。某乙一直想购买一辆桑塔纳轿车,由于买新车钱不够,想买一辆二手桑塔纳轿车,并且喜欢红色的,价钱不超过10万元,某甲得知某乙想买轿车,某乙知道某甲想卖掉轿车,于是双方同时向对方发出信函,信函上双方的意思表示完全一致。请问:甲乙之间这辆桑塔纳轿车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要约与承诺是订立合同的必经程序,合同只有经过要约人发出要约,相对人预以承诺,合同才宣告成立。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即没有合意,合同不能成立。本案中合同不成立,没有承诺过程,属交错要约。合同成立必须有要约与承诺的过程,该桑塔纳轿车的买卖只有要约而没有承诺。

  • 第18题:

    某甲因外出托乙全面照看其8岁的儿子某丙.某日,某丙将邻居一小孩打伤.花去医药费近千元.这一损失由()承担.

    • A、某甲承担,如某乙有过错,某乙负连带责任
    • B、某甲承担,如果某甲无力承担,由某乙承担
    • C、某甲承担,因某甲是某丙之父,某乙概不负责
    • D、某乙承担,某甲负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税务机关干部某甲向个体工商户某乙征税,某乙要求减免,某甲不同意,某乙便对其妻说:“你长得漂亮,你去找某甲,不惜一切手段把减免税这件事办成。”某乙之妻便找到某甲,与某甲发生了性关系。几天后,某甲仍要求某乙纳税,某乙便说:“五天之内你要么批准我的免税申请,要么拿一万块钱出来,否则我就到公安机关报案。”五天后,某甲前来催缴税款,某乙便向当地公安机关控告某甲强奸其妻。某乙的行为构成( )

    • A、行贿罪
    • B、引诱卖淫罪
    • C、敲诈勒索罪
    • D、诬告陷害罪

    正确答案:C,D

  • 第20题:

    张某有一辆拖拉机待售,某乙向张某声称他可以代某甲赊购,张某不放心,托人询问某甲,某甲未否认。成交后,因某甲不付欠款,发生纠纷,张某欲韦诉,被告应是()。

    • A、某乙
    • B、某甲
    • C、乙、甲
    • D、张某不能起诉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的等值命题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D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甲因外出托乙全面照看其8岁的儿子某丙.某日,某丙将邻居一小孩打伤.花去医药费近千元.这一损失由()承担.
    A

    某甲承担,如某乙有过错,某乙负连带责任

    B

    某甲承担,如果某甲无力承担,由某乙承担

    C

    某甲承担,因某甲是某丙之父,某乙概不负责

    D

    某乙承担,某甲负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某甲系工人,工作已近半年,现年17周岁,其每月工资和奖金所得,除生活开支外已经积蓄1000元人民币。因上下班乘车不方便,某甲便委托其邻居某乙代买自行车一辆。某乙是学生,现年15岁,为买一部复读机,决定将其父亲给他买的一辆山地车(价值1000元左右)卖给某甲,两人商定卖价为380元。某甲付款后,某乙将自行车交付某甲。某乙的父亲知道后,不同意某乙把车卖掉,遂要求某甲返还自行车。某甲与某乙之间的买卖行为()。
    A

    合法有效

    B

    效力未定

    C

    可依法撤销

    D

    无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