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阅读鲁迅《祝福》中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她(祥林嫂)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我(鲁迅)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惶急的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添堵末路的人的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吧。“也许有吧,---我想”我吞吞吐吐的说。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来表达意识的概念是灵魂,请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你对“灵魂”的认识。
第4题:
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 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我好象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这个比喻的喻义是什么?
第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作者为什么说:“这不会是艾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
第6题:
阅读《我与地坛》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为什么作者要“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第7题:
那天早上,我走在上班的路上,突然下起雨来,而且下得挺大的。真后悔没听天气预报,带一把雨伞,我赶紧跑到一个商店门口躲雨,希望过一会儿雨会更小一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雨下得还是那么大,(1)如果再等下去的话,非迟到不可。一想到迟到后单位领导那难看的脸色,我就顾不得雨的大小了,赶紧冲进了雨里。 我走了没几步,就看见路的另一边有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姑娘,连人带车一下子摔倒了。她疼得一时站不起来了。(2)我立刻跑过去把她扶起来,还好,她摔得不严重,只是手上擦破了一点皮。我帮她把自行车扶起来,告诉她骑车要小心,然后,继续往前走。这时,一位阿姨走到我身边,对我说:“跟我一起打伞吧,我送送你。”(3)看到我一脸的惊讶,她笑了一下,很诚恳地说:“你刚刚帮助了那个小姑娘,也让我帮帮你吧。”听了她的话,我非常感动。 下列关于句(2)“我立刻跑过去把她扶起来”的句式,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阅读鲁迅《祝福》中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她(祥林嫂)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我(鲁迅)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惶急的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添堵末路的人的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吧。“也许有吧,---我想”我吞吞吐吐的说。这里的“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鲁迅吞吞吐吐的说“也许有吧”,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征?
第1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着一定是我心灵的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第17题:
阅读《我与地坛》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文中的“它”指什么?
第18题:
《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琴哭得更伤心了,她挣脱了母亲的手,好像在跟谁挣扎似的,她悲声地喃喃说:‚我不走那条路。我?要做一个人,一个跟男人一样的人。……我不走那条路,我要走新的路,我要走新的路。其中“那条路”指什么路?“新的路”又是指什么路?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