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鳆》
《陌上桑》
《秋兴八首(其一)》
《早雁》
第1题:
《炉中煤》一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托物言志
D.隐喻手法
第2题:
试述张戒的诗歌要以言志为本,以咏物为余的观点
张戒继承了我国传统诗歌“诗言志”的精神,进一步发挥孔子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事父事君”的观点,提出诗以言志为一,咏物为余的主张。他说:“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志”是情志,就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咏物”指描写自然景物。张戒把“言志”作为诗歌创作的思想原则,重视反映现实,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言志是诗人的本意。
张戒又没有完全否定“咏物”,他认为诗歌创作可以“咏物”,但不能为了“咏物”而“咏物”,“咏物”必须是为“言志”服务,作者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不可单纯描写景物,造成内容空虚,玩物丧志。作者用“意味”说明作品艺术性的重要,作品失去了“意味”,就会单调、泛味、无生气、也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张戒的“以言志为本,以咏物为余”观点的内涵:诗人言事也好,咏物也好,都是为了不得不发的情感,而用诗表达出来,自然流出,即使全篇咏物,也达到了言志的目的,这也就是“言志与咏物兼而有之”。
略
第3题:
对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阐释不正确的是()
第4题:
唐代咏物诗是如何在咏物中寄托情志的?
第5题:
下列作品,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第6题:
吴文英的《莺啼序》用了哪些手法?()
第7题:
陈子昂提出了什么样的传统()
第8题:
第9题:
《蒹鳆》
《陌上桑》
《秋兴八首(其一)》
《早雁》
第10题:
第11题:
移情手法
通感手法
梦幻中的质实
咏物言志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托物言志
第15题:
屈原的《橘颂》托物言志,体现诗人的理想人格。
第16题:
《早雁》说说这首咏物诗托物言志、比兴象征的表现方法。
第17题:
宋玉的《九辩》是一篇()
第18题:
袁水拍的诗《马凡陀的山歌》是()
第19题:
下述哪个不是《莺啼序》的手法?()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移情手法
通感手法
梦幻中的质实
咏物言志
第23题:
咏物咏志
兴寄风雅
托物言志
歌行体
第24题:
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
自己忠贞高洁人格的写照
表现了自己坚持理想的高尚情操
对险恶的社会环境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