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于28°C
28°C ~45°C
45°C ~65°C
高于65°C
第1题:
第2题:
通常,把闪点低于()的液体叫易燃液体,把闪点高于这个温度的液体叫可燃液体。显然,易燃液体比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要高。
第3题:
丙类可燃液体的闪点温度()。
第4题:
根据国家标准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操作温度超过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
第5题:
某可燃液体的闪点为33℃,其火灾危险性为()。
第6题:
小于60℃的可燃液体,工作温度超过闪点的丙类可燃液体(闪点高于或者等于60℃),应当视为()类可燃液体。
第7题:
通常,把闪点低于()的液体叫易燃液体,把闪点高于这个温度的液体叫可燃液体。显然,易燃液体比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要高。
第8题:
闪点在60℃或60℃以上的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物质为()类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特征。
第9题:
不属于丙类可燃液体闪点的是()。
第10题:
甲类可燃液体
乙类可燃液体
丙类可燃液体
丁类可燃液体
第11题:
低于28°C
高于45°C
高于65°C
高于28°C
第12题:
甲
乙
丙
第13题:
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按闪点划分为三类。闪点在()为甲类、闪点在()为乙类、闪点在()为丙类。
第14题:
根据液体的闪点,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类,汽油属于()类。
第15题:
闪点低于28°C的液体为()。
第16题:
闪点是可燃液体的燃烧温度。
第17题:
丙类可燃液体的闪点温度为()。
第18题:
工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类可燃液体,应当视为甲类可燃液体。
第19题: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液体本身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第20题:
使用或产生闪点≥28℃至<60℃的易燃、可燃液体,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
第21题:
丙类可燃液体指闪点在()以下的液体,如柴油,润滑油等。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甲
乙
丙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