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价还价
倒退
否认
冷淡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社会工作者在处理结案期服务对象可能出现的负面反应时,具体方法包括()。
第5题:
社会工作者舒梅从事社会工作将近五年,在多年的工作中她发现有些服务对象在结案阶段不愿承认已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具体的表现是不准时参加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会谈,会谈时心不在焉等。这种情况属于服务对象负面反应中的()。
第6题:
结案时,服务对象表现为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这种负面反应为()。
第7题:
否认
倒退
愤怒
抱怨
第8题:
欣喜
感激
依赖
充满信心
第9题:
结案前与服务对象一起回顾工作过程
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做心理准备
在结案期尽量减少与服务对象接触,提醒其自立
更改联系方式,让服务对象独立
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以建设性方式表达感受
第10题:
倒退
焦虑
否认
忧郁
第11题:
讨价还价
倒退
否认
冷淡
第12题:
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
目标达成的结案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社会工作者小秦针对服务对象小强的问题开展了5次服务,发现小强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于是决定结案。小秦的下列结案做法中,正确的有()。
第16题:
在经历一个服务历程进入结案阶段后,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通过()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因离别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第17题:
在社会工作结案期,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这种负面反应属于()。
第18题:
否认
倒退
愤怒
忧郁
第19题: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
与服务对象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直接告诉服务对象关于结案的安排
服务目标未完成但服务期限已到,应当结案
可以酌情延长服务间隔时间
第20题: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
与服务对象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直接告诉服务对象关于结案的安排
服务目标未完成但服务期限已到,应当结案
可以酌情延长服务间隔时间
第21题:
回顾工作过程,以确定成熟的结案时机
提前告知服务对象结案的时间
减少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次数
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
建立长期的关系
第22题:
结案所花时间比较长
服务对象的问题一般比较复杂
服务对象早就对结案有心理准备
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依恋较深,结案反应比较强烈
第23题:
忧郁
依赖
倒退
否认
第24题:
倒退
依赖
抱怨
愤怒
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