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图
布局图
初步设计图
规划用地范围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第1题:
第2题:
()是指对相邻双方的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经认可与审核后可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
第3题:
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包括()等。
第4题:
下列关于变更地籍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当()时,可以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地物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地物点的距离等有关数据,作为关系距离法放样数据。
第6题:
有关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有()。
第7题:
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包括,()及绘制点之记。
第8题:
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须用()进行界址测量。
第9题:
图解法
勘丈法
坐标法
解析法
第10题:
实施放线
界址桩的设置
面积量算
解析测量界址点
第11题:
界址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50m
曲折线的主要转折点埋桩
如果项目用地范围行政隶属不同,应在用地界线与行政界线交点上加设界址桩
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不必加设界址桩
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址桩
第12题:
实地放样
界址桩的设置
界址点的布局
界址点的编号
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
第13题:
勘测定界外业测量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第14题: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程序一般是()。
第15题: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是指根据项目用地的()实地放样界址点,然后对用地界址点进行解析测量,并埋设界址桩及实施放线。
第16题:
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为()。
第17题:
土地勘测定界图中,关于界址点及界址线的编绘,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第18题: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中,放样界址点的方法一般有()。
第19题:
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须用()进行界址测量,界址测量应按照《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第20题:
平面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界址点测量
实施放线
界址点放样
第21题:
进行控制测量
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实地放样
界址桩的设置
界址点的编号
绘制点之记
第22题:
实地放样
界址桩的设置
界址点的布局
界址点的编号
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
第23题:
图解法
勘丈法
坐标法
解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