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图。
P图。
R图。
X条形图。
第1题:
既违反了IIA《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
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因为内部审计师没有进一步调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既没有违反IIA《职业道德规范》,也没有违反《标准》。
A和B都对。
第2题:
批准坏账核销并核对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及控制账户
薪金支票的发送以及批准赊销退回
从现金收入日记账和现金支出日记账过到总分类账
记录现金收入并准备银行对账单
第3题:
员工的晋升和奖励机制
不相容岗位分离机制
财产保全制度
内外部审计工作相分离
第4题:
通知该贷款官员采取纠正措施,可以不报告该违规行为。.
将违规行为报告给银监会,因为这构成了银行控制系统的重大缺陷。
扩大审计范围,确定贷款官员是否有舞弊行为,并在后续调查完后将调查结果向审计委员会报告。
将此利益冲突和违规行为告知管理层,并建议作进一步调查。
第5题:
所获取的数据可能不完整或缺乏时效性。
数据定义可能过时。
主机数据可能被终端用户的更新活动所破坏。
重复下载可能会耗尽终端用户微机的存储容量。
第6题:
重大风险得到识别和评估
选定适当的风险应对方案
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的使命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愿景
第7题:
为组织的目标和宗旨得以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提供合理的确认。
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得到纠正。
为实现业务目标确定必要测试的性质、时间安排及范围。
确定内部审计过程是否能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以及财务报表的公允披露。
第8题:
与采购主管面谈。
审查上月已完成的采购订单的样本。
审查采购政策和程序手册。
与一位采购职员一起“走查”采购过程。
第9题:
并不具备客观性,因为它最近刚从物资部调到内部审计部门。
在公司内部并不具备独立地位,因为它最近刚从物资部调到内部审计部门。
保持了独立的思想态度,从而具备了客观性。
已将专业判断放到第二位,因此损害了客观性。
第10题:
在一宗并购合伙人控告内部审计师所属公司有欺诈行为的案件中,该审计师被法庭传讯,并向法庭提供了机密的审计资料。
某办公用品制造公司的内部审计师最近完成了对公司营销部门的审计。凭借此次经验,该审计师在一个周六用几个小时在当地一家医院担任带薪顾问,指导该医院市场营销部门的审计工作。
某内部审计师在当地举办的国际内部审计师会议上发表演讲,其主要内容是其编写的有关审计电子数据交换方面的程序,还有几个来自主要竞争对手企业的内部审计师在场。
在审计过程中,某内部审计师获知公司将推出一种可能导致产业革命的新产品。鉴于该产品成功的可能性极高,该审计师接受该部门经理建议购入了该公司的股票。
第11题:
采购订单是已收到已付款货物的相关证据。
基于实物的观察可以为应收账款存在性提供可靠证据。
关于总体的合理结论必须基于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原始文档的复印件比原始文件更可靠。
第12题:
公司对发生安全费用的意愿。
公司的商业惯例和风险因子。
公司的现有技术能力和员工的胜任能力。
公司对安全薄弱环节的理解程度。
第13题:
(1)和(2)都是对的;
(1)和(2)都不对;
只有(1)是对的;
只有(2)是对的。
第14题:
从销售凭证中选取若干样本,并追查至应收账款的明细账
从应收账款的明细账追查至销售凭证
将现金日记账与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对比
将应收账款明细账与存货的永续记录进行对比
第15题:
在行政上向首席执行官报告,在职能上向董事会报告
在执行和职能上应该向首席执行官报告
在行政上向财务总监报告,在职能上向首席执行官报告
在行政和职能上均应向首席营运官报告
第16题:
顾客打电话次数
装运数
销售人员数
销售额
第17题:
旨在监控有关活动的政策、实务和程序以及对低风险领域的资产安全防护工作要差于高风险领域的资产安全防护工作;
取决于职能分离的控制系统由于三个人的共谋而失效;
没有书面政策规定受禁止的活动以及在发现违规则所要采取的行动;
部门员工未经适当地培训,以至不能区分真实签章与伪造签章。
第18题:
沟通、协作和联系。
沟通、管理和互助。
沟通、管理和联系。
沟通、协作和互助。
第19题:
内部审计部门对组织记录的接触。
内部审计活动的范围。
首席审计执行官的任期。
内部审计部门对组织内人员的接触。
第20题:
I和II
III和IV
I和IV
II和IV。
第21题:
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建议。
将问题记录在审计底稿中,但不向顾客报告。
这个问题不会引起严重的经济风险,不应将其包含在审计目标中。
和相关管理人员讨论这个问题,除非客户同意修订项目目标否则不将问题添加到审计目标中。
第22题:
将该工程实际生产产品的水平和类似行业的水平进行比较
审查发运单据上的产品数量和发运日期
审查该工厂采购订单和原材料收货单
对残次品退货的销售记录进行审查
第23题:
减少支持审计发现所需的检查工作量。
用非正式形式传达意见,无需准备。
采用灵活的格式编制而成,因此提高整体审计效率。
使内部审计师有机会反驳争议,并为听众提供可能需要的额外信息。
第24题:
为组织的目标和宗旨得以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提供合理的确认。
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得到纠正。
为实现业务目标确定必要测试的性质、时间安排及范围。
确定内部审计过程是否能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以及财务报表的公允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