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也可见于磺胺类药物、四环素族、新生霉素等抗菌药物
变态反应中常见者为过敏性休克、血清反应等
在肌内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后,尤其前者,常见变态反应,多发生在注射后数十分钟内,应立即注射地塞米松,以及迅速采用其他措施
在肌内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后,尤其前者,常见变态反应,多发生于注射后数分钟内,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以及迅速采用其他措施
变态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
第1题:
下面应用抗菌药物出现变态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变态反应也可见于磺胺类药物、四环素族、新生霉素等抗菌药物
B、变态反应中常见者为过敏性休克、血清反应等
C、在肌内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后,尤其前者,常见变态反应,多发生在注射后数十分钟内,应立即注射地塞米松,以及迅速采用其他措施
D、在肌内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后,尤其前者,常见变态反应,多发生于注射后数分钟内,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以及迅速采用其他措施
E、变态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
第2题:
抗菌药物在烧伤早期感染防治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部分中、小面积浅度烧伤,早期得到及时清创,仍有全身和(或)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指征
B. 浅度烧伤不论面积大小(容易污染和发生感染的部位例外),无需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C. 深度烧伤可外用抗菌药物,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则需要严格指征
D. 大面积深度烧伤有全身和(或)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E. 创面有严重污染,或处理不及时,或延迟复苏和清创的烧伤均有全身和(或)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第3题:
以下所列的指征中,“应用治疗剂量高限的抗菌药物”不正确的是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是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特点。
第4题:
抑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减少单药的用药剂量,减少毒副反应
B、增强疗效,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C、扩大抗菌范围
D、发挥抗菌药的协同作用
E、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第5题:
下列关于降低抗菌药耐药性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B、选用广谱抗菌药物
C、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D、应尽可能减少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E、购买抗菌药物需医师处方
第6题:
下面应用抗菌药物出现变态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7题: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第8题:
以下所列“抗菌药物的局部给药”中,不正确的是()
第9题:
关于抗菌药物局部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10题: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选用广谱抗菌药物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应尽可能减少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购买抗菌药物需医师处方
第11题:
变态反应
致癌作用
毒性反应
细菌产生耐药性
二重感染
第12题: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病情严重者除外)
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
提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皮肤、黏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
应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第13题:
A、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E、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第14题:
以下所列“抗菌药物的局部给药”中,不正确的是
A.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B.眼科感染可局部用药
C.局部给药容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D.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很容易被吸收
E.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
第15题:
A.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的要求
B.应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
C.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和遏制细菌耐药
D.安全、有效、经济地治疗患者
第16题:
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出现的问题中错误的是
A、变态反应
B、致癌作用
C、毒性反应
D、细菌产生耐药性
E、二重感染
第17题:
第18题:
下面对二重感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第19题:
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宗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抗菌药物在烧伤早期感染防治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第21题:
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合理的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的产生
第22题:
第23题:
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眼科感染可局部用药
局部给药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很容易被吸收
抗菌药物局部应用仅限于少数情况
第24题:
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眼科感染可局部用药
局部给药容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很容易被吸收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