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区域
高层区域
出入口处
外部区域
第1题:
A.不同目标覆盖区域的网络指标
B.相同目标覆盖区域的网络指标
C.共同指标
D.运营商需要
第2题:
入侵报警系统的使用环境是()
第3题:
精装修不包括()
第4题:
系统设计应根据(),合理分布信号,避免与室外信号之间的频繁切换和干扰,对室外基站布局造成影响。
第5题:
以下说法()正确。
第6题:
频点(UARFCN)、BCCH的接受电平值、CRS RSRP、TX_POWER、切换成功率、掉话率等
明确室外基站进入室内信号强度、数量,以及可能对室内分布系统构成干扰的区域
统计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情况等
明确盲区范围、干扰区域
第7题:
窗边
大厅出入口
车库出入口
电梯厅
第8题:
室内分布系统的小区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用户流动性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
建筑物内的用户以同层流动为主,小区宜以楼层进行划分,避免平层移动时发生切换;对于平层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切换区应设置在隔离度较大的区域
电梯宜与低层划分为不同小区,电梯与平层的切换区应设置在电梯厅
电梯井道内引入2个小区时,应根据电梯运行速度设置足够的重叠覆盖区
第9题:
室外
室内
随便哪里都可以
人多的地方
第10题:
地铁隧道的站台、隧道宜划为同一小区,避免人员上下车时发生集中切换;站厅根据容量需求决定是否单独规划小区
隧道内应尽量采用小区合并技术避免隧道内的切换发生,确需规划为不同小区时,应根据车辆的运行速度设置合适的切换重叠区
结合车辆进出隧道时的运行速度、隧道口处室外站点的网络覆盖水平等因素,合理的设置隧道内外的重叠覆盖区,保证车辆进出隧道时的切换顺利进行
室内小区与室外宏站的切换区域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根据室外宏站在建筑物出入口处的网络覆盖水平设置合理的切换区域
第11题:
避免出现同一区域由于室内分布系统覆盖信号电平与室外覆盖电平相当而导致用户在室内小区和室外小区间频繁切换的情况
应严格控制室内小区信号的泄漏,在建筑物一定距离外应保证室外小区信号占主导地位
应根据室外基站在建筑物内的覆盖情况合理设置室内覆盖目标,在建筑物高层可适当提高室内覆盖电平,尽量保证室内小区信号占主导地位
室内外小区的切换区设置应保证避免用户移动时大量集中的小区间切换发生,切换区域的范围应保证切换的可靠进行
第12题:
室外所有区域
室内重点区域
室外周界
室内所有区域
多数环境下都不适用
第13题:
清洁工作日常管理的日检应覆盖小区主要室内外()。
第14题:
当室外宏站信号较弱,规划切换区域设置于室外楼宇附近区域(避免设置在街道上)时,宜在大厅出入口处布放()增加重叠区域。
第15题:
根据《YD-T5120-2006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系统设计应根据不同目标覆盖区域的网络指标,合理分布信号,避免与室外信号之间的频繁切换和干扰,对室外基站布局造成影响。
第16题:
室内目标覆盖区主要含以下类型:()。
第17题:
酒店公共区域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
第18题:
室内
室内与室外交界
室外
以上选项都不对
第19题:
内部区域
高层区域
出入口处
外部区域
第20题:
在设计原则上,同一电梯不需要设置切换区
为保证小区容量,切换区应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室外宏站信号较强时,宜将切换区设置在室内
同一室分站点需要划分为多个逻辑小区时,宜将电梯与低层楼宇设置在同一小区
第21题:
卫生区域
安全区域
绿化区域
公共区域
第22题:
不同目标覆盖区域的网络指标
相同目标覆盖区域的网络指标
共同指标
运营商需要
第23题:
无人活动区域
人员活动少的区域
人员活动密集的区域
随便哪里都行
第24题:
室内盲区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
室外公共区域
信号较好的室内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