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提高
特异性降低
敏感提高
敏感性降低
敏感性和特异性反应不变
第1题:
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时,常采用血清学方法,Ag-Ab反应有许多特点,但Ag-Ab反应主要特点是
A、分阶段性
B、可逆性
C、特异性
D、敏感性高
E、非特异性
第2题:
在进行免疫血清学检查时进行Ag-Ab反应,进行此反应有许多影响因素,一般Ag-Ab反应中无电解质时
A、敏感性下降
B、不反应
C、反应正常
D、敏感性上升
E、提高特异性
第3题:
抗原抗体沉淀反应时,当抗体量加大时
A、特异性提高
B、特异性降低
C、敏感性降低
D、敏感性提高
E、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变
第4题:
在进行免疫血清学检查时进行Ag一Ab反应,进行此反应有许多影响因素,一般Ag-Ab反应中无电解质时()
第5题:
以下关于AMI后心肌酶学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第6题:
采用Ag-Ab反应对传染病进行诊断。Ag量加大时()。
第7题:
与ABC法比较,SP法的特点是()
第8题:
特异性提高
敏感性增强,特异性下降
敏感性下降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下降,但背景更清晰
步骤更简便
第9题:
CKMB具有诊断AMI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LDH具有诊断AMI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AST具有诊断AMI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PK具有诊断AMI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第10题:
敏感性、特异性和决定值有关
决定值偏低,敏感性增加,特异性降低
决定值偏高,敏感性降低,特异性增加
决定值偏低,敏感性降低,特异性增加
决定值偏高,敏感性增加,特异性降低
第11题:
敏感性下降
不反应
敏感性上升
反应正常
提高特异性
第12题:
敏感性下降
不反应
敏感性上升
反应正常
提高特异性
第13题:
采用Ag-Ab反应对传染病进行诊断。Ab过量时出现( )。A、前滞现象
B、后滞现象
C、反应迟钝
D、不反应
E、反应加快
Ag-Ab的比例是( )。A、3:1
B、1:3
C、1:1
D、2:3
E、3:2
Ag量加大时( )。A、特异性提高
B、特异性降低
C、敏感提高
D、敏感性降低
E、敏感性和特异性反应不变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第14题:
A、提高了敏感性,降低了特异性
B、降低了敏感性,降低了特异性
C、提高了敏感性,降提高了特异性
D、降低了敏感性,提高了特异性
E、以上都不对
第15题:
预防接种的目的()
第16题:
在用血清学方法诊断或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常采用Ag与Ab反应,进行此反应必须有电解质参与,电解质量与反应有关,当电解质超出最佳浓度时()。
第17题:
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时,常采用血清学方法,Ag-Ab反应有许多特点,但Ag-Ab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第18题: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原理是()
第19题:
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敏感性和酶促反应的高度敏感性,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酶促反应的高度敏感性,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酶促反应的高度特异性,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敏感性和酶促反应的高度特异性,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酶促反应的高度敏感性,进行细菌或病毒检测
第20题:
特异性提高
特异性降低
敏感性降低
敏感性提高
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变
第21题:
特异性提高
特异性降低
敏感提高
敏感性降低
敏感性和特异性反应不变
第22题:
提高人群易感性
降低人群敏感性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降低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第23题:
分阶段
可逆性
敏感性高
特异性
非特异性
第24题:
提高反应敏感性
降低敏感性
不反应
反应不变
提高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