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丈数据
基本资料
核对数据
地籍档案
第1题:
对界址点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变更地籍测量时,测量人员都应首先检测()的精度,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第2题:
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应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与地籍图的比例尺大小基本无关。
第3题:
界址点测量的精度指标要求是: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点位中误差±10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
第4题:
下列关于变更地籍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在用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
第7题:
界址点测量的精度指标要求是: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点位中误差±IO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
第8题:
变更前后均为解析法量算的宗地面积,如原界址点坐标或界址点间距满足精度要求,则保持原宗地面积不变
变更前后均为解析法量算的宗地面积,如原界址点坐标或界址点间距满足精度要求,用变更后量算的宗地面积取代原宗地面积
变更前后均为解析法量算的宗地面积,如原界址点坐标或界址点间距不满足精度要求,用变更后量算的宗地面积取代原宗地面积
变更前为图解法量算的宗地面积,变更后为解析法量算的宗地面积,用变更后量算的宗地面积取代原宗地面积
变更前后均为图解法量算的宗地面积,两次面积量算差值满足规定限差要求的,保持原宗地面积不变
第9题:
检查结果满足精度要求的,保留原勘丈数据
不满足精度要求的,首先要检查控制网数据
检查结果不满足精度要求的,经分析是由于原勘丈值精度低造成的,可用红线划去原数据,以新勘丈数据为准
检查结果满足精度要求的。保留原数据,同时以新数据为准
检查结果不满足精度要求的,如果对原勘丈数据有把握肯定是明显错误的,可用红线划去原数据,以新勘丈数据为准
第10题:
±2
±5
±8
±10
第11题:
地形点
原控制点及原界址点
水准点
高程点
第12题:
满足测量界址总坐标的精度要求
为界址点的维护、恢复和解决权属纠纷提供依据
为测定界址点坐标和制作宗地图提供重要信息
用之可编制地籍图
可配合地籍调查表使用
第13题:
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测区()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加以选择。
第14题: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测包括()。
第15题:
在用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6题:
检查界址点坐标的结果满足精度要求的,保留原()。
第17题: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制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即界址点测量中误差为()cm。
第18题: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量人员都应首先()。
第19题:
当要施测高精度界址点时,在下列()情形下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合算的。
第20题:
精确地测量界址点的坐标
检测界址点的精度
检测原控制点的精度
精确地测算宗地面积
精确地测量控制点的点位
第21题:
第22题: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的距离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距离
用检测数据与原勘丈数据检查
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
边界调整测量
第23题:
界址点点位检测,宗地草图精度检测
控制点精度检测
地籍图图面精度检测
界址点间距检测
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检测
第24题:
勘丈数据
基本资料
核对数据
地籍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