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外贸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过渡,由指令性计划为主向市场调节为主转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系统调整、清理原有法律法规,使货物进出口管理实现了法律化和规范化;降低了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等
我国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扭转,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能够支撑大规模出口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下列关于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说法中,何者正确?
第4题:
我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
第5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外贸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过渡,由指令性计划为主向市场调节为主转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系统调整、清理原有法律法规,使货物进出口管理实现了法律化和规范化;降低了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等
我国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扭转,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能够支撑大规模出口
第6题:
对外贸易经营许可制
对外贸易经营权审批制
对外经营依法登记制
对外贸易垄断制
第7题:
B.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
C.公平贸易、自由贸易的原则
D.平等互利、互惠原则
第8题:
第9题:
从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发达国家历史经验出发,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不能依靠()
第10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和中国的承诺,逐步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集体和私营企业成为对外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经营权的放开()
第11题:
伪造、变造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标记的行为主要违背了我国《外贸法》的哪项原则?()A.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原则
第12题:
《对外贸易法》确立了我国外贸代理制
《对外贸易法》确立了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对外贸易法》确立了我国反倾销、反补贴制度,对保障措施没有规定
《对外贸易法》确立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只包括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
第13题:
对
错
第14题:
加快改造和推进实施外贸代理制
扩大我国外贸经营的基础
转变外贸增长和管理模式
加强我国比较优势的传统要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