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亨廷顿病
肝豆状核变性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患者男,62岁,因“肢体静止性震颤,活动不利6个月”来诊。症状始于左侧上肢,逐渐累及下肢及对侧肢体。既往体健。查体: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震颤,4~5次/min。颅脑MRI:未见明显异常。查体时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第6题:
患者,男,6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静止性震颤,拇指与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常于紧张时加重,入睡后症状缓解。患者动作迟缓,步态异常。其可能考虑的诊断是()
第7题:
患者男,60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轻微震颤,5年前左下肢亦出现震颤,静止时明显,同时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动作迟缓,3年前患者右侧上、下肢亦相继出现震颤,并逐渐加重,四肢僵硬,生活不能自理。既往健康。查体:神志清楚,面具脸,构音障碍,语音低微,口角时有流涎,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四肢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起步艰难。有关静止性震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8题:
下列关于帕金森病患者震颤的特点,哪项错误()。
第9题:
搓丸样动作
写字过小征
齿轮样强直
开-关现象
慌张步态
第10题:
脑梗死
脑出血
帕金森病
TIA
腔隙性脑梗死
第11题:
从一侧上肢开始
似“搓丸”样动作
入睡后消失
静止时明显
活动时明显
第12题:
静止时明显
动作时加剧
入睡后消失
呈“搓丸”样动作
从一侧上肢开始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男性,50岁患者。因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未经专科治疗首次来院门诊。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颅脑磁共振扫描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Hz的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体检时不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第17题:
男性,33岁,半年前因发热、抽搐诊断为脑炎。近两个月来出现行动迟缓,有时双上肢静止性震颤,查上肢肌张力为铅管样增高,可能的诊断为()。
第18题:
患者,男性,65岁,双上肢震颤、活动不灵活1年余,行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查体:表情呆板,四肢肌张力增高,呈齿轮样,指鼻试验阴性。该患者体检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第19题:
男性,50岁患者。因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半年,未经专科治疗首次来院门诊。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颅脑磁共振扫描无异常发现。体检: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Hz的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体检时不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第20题:
患者男,60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轻微震颤,5年前左下肢亦出现震颤,静止时明显,同时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动作迟缓,3年前患者右侧上、下肢亦相继出现震颤,并逐渐加重,四肢僵硬,生活不能自理。既往健康。查体:神志清楚,面具脸,构音障碍,语音低微,口角时有流涎,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四肢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起步艰难。该患者还可出现哪项表现()。
第21题:
肌肉强直
随意运动减少
动作缓慢
面部表情呆板
静止性震颤
第22题: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减少水和盐摄入
有泌尿障碍时可用奥昔不宁、莨菪碱等外周抗胆碱能药
便秘时增加饮水量和高纤维含量食物
有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时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有严重精神症状经调药无效时可加用抗精神病
第23题:
单胺氧化酶
氨基酸脱羧酶
酪氨酸羟化酶
儿茶酚胺邻甲基转移酶
胆碱酯酶
第24题:
复方左旋多巴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
金刚烷胺
以上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