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纵筋”相关问题
  • 第1题:

    弯扭构件的纵筋用量为()之和。

    A.受弯纵筋

    B.受扭纵筋

    C.受剪纵筋

    D.受拉纵筋


    正确答案:AB

  • 第2题:

    某梁下部纵筋为225+322(-2)/525,其表示的含义为:()。

    A.上一排纵筋为225 和322;下一排纵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
    B.上一排纵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225 和322,其中222 不伸入支座
    C.上一排纵筋为225 和322,其中222 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
    D.上一排纵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225 和322

    答案:C
    解析: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用“—”表示,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25+322(-3)/525 表示上排纵筋为225 和325,其中325 的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

  • 第3题:

    地震区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纵筋应如何布置?()

    • A、构造柱纵筋贯通圈梁
    • B、圈梁纵筋贯通构造柱
    • C、构造柱与圈梁纵筋均切断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所需受扭纵筋面积,以下列()项理解是正确的。

    • A、为对称布置的包括四角和周边全部受扭纵筋面积
    • B、为对称布置的四角受扭纵筋面积
    • C、为受扭纵筋加抗负弯矩的上边纵筋面积
    • D、为受扭纵筋加抗正弯矩的下边纵筋面积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受压构件中箍筋的作用是()

    • A、与纵筋形成骨架
    • B、保证纵筋的正确位置
    • C、防止纵筋压屈
    • D、承担压力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梁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主要由()决定。

    • A、纵筋级别
    • B、纵筋的直径大小
    • C、周围环境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 D、箍筋的直径大小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在0.6~1.7之间时,()

    • A、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
    • B、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
    • C、仅箍筋屈服
    • D、不对称纵筋、箍筋均屈服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地震区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纵筋应如何布置?()
    A

    构造柱纵筋贯通圈梁

    B

    圈梁纵筋贯通构造柱

    C

    构造柱与圈梁纵筋均切断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受扭纵筋、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ξ在0.6~1.7之间时,下述何项正确?()
    A

     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

    B

     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

    C

     仅箍筋屈服;

    D

     不对称纵筋、箍筋均屈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4/2,则表示()
    A

    同排纵筋6φ25

    B

    上一排纵筋4φ25,下一排纵筋2φ25

    C

    下一排纵筋4φ25,上一排纵筋2φ25

    D

    纵筋6φ25,2根4肢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若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则当构件受扭破坏时()。
    A

    仅纵筋达到屈服强度

    B

    仅箍筋达到屈服强度

    C

    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强度

    D

    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强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框架结构的柱中箍筋可以防止纵筋压屈,与纵筋形成骨架,对纵筋屈曲提供侧向约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轴心受压柱的最常见配筋形式为纵筋及横向箍筋,这是因为( )。Ⅰ.纵筋能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减少构件的截面尺寸;Ⅱ.纵筋能防止构件突然脆裂破坏及增强构件的延性;Ⅲ.纵筋能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Ⅳ.箍筋能与纵筋形成骨架,防止纵筋受力外凸

    A.Ⅰ、Ⅱ、Ⅲ
    B.Ⅱ、Ⅲ、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

    答案:D
    解析:
    上述四点原因均正确。

  • 第14题:


    A.b≥200,纵筋≥4φ10
    B.b≥250,纵筋≥4φ10
    C.b≥180,纵筋≥4φ12
    D.b≥370,纵筋≥4φ12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7.1.5条第3款规定,混凝土圈梁的宽度与墙厚相同,当墙厚不小于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墙厚的2/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数量不应小于4根,直径不应小于10mm,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故钢筋混凝土圈梁宽度不宜小于2/3×370=247mm,纵筋不应小于4φ10。

  • 第15题: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多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配筋值,用()号分隔开来。

    • A、逗号
    • B、分号
    • C、顿号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框架结构的柱中箍筋可以防止纵筋压屈,与纵筋形成骨架,对纵筋屈曲提供侧向约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某框架梁,第二跨左边支座上部配筋注写为6韭224/2.表示()。

    • A、上一排纵筋为2堂22.下一排纵筋为4堂22
    • B、上一排纵筋为4堂22.下一排纵筋为2堂22
    • C、纵筋为6堂22.其中2根通长筋
    • D、纵筋为6堂22,其中2根架立筋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4/2,则表示()

    • A、同排纵筋6φ25
    • B、上一排纵筋4φ25,下一排纵筋2φ25
    • C、下一排纵筋4φ25,上一排纵筋2φ25
    • D、纵筋6φ25,2根4肢箍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多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配筋值,用()号分隔开来。
    A

    逗号

    B

    分号

    C

    顿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7C204/3,则4表示()。
    A

    角部4根C20纵筋

    B

    中部4根C20纵筋

    C

    上一排4根C20纵筋

    D

    下一排4根C20纵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0.6<ζ<1.7说明,当构件破坏时()
    A

    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

    仅箍筋达到屈服

    C

    仅纵筋达到屈服

    D

    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地震区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纵筋的布置方式为()
    A

    构造柱纵筋贯通圈梁

    B

    圈梁纵筋贯通构造柱

    C

    构造柱与圈梁纵筋均切断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梁下部原位标注中6252(-2)/4表示()。
    A

    上排纵筋为225,下一排纵筋为425 

    B

    上排纵筋为225,且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 

    C

    上排纵筋为425,下一排纵筋为225 

    D

    上排纵筋为225,全部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同时受到弯距和扭距作用的构件,其纵筋面积为()纵筋和()纵筋两者之和。

    正确答案: 弯矩,扭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