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职能和基本原则。[2012年真题]
正确答案:
(1)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
土地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务员依据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国务院赋予的职能范围内对于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改造等活动中的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土地行政管理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的任务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执行国家的土地法令和政策,协调土地关系,解决土地问题。
(2)土地行政管理的职能
①政治功能
土地行政管理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土地制度、土地立法、土地政策、土地执法和土地权籍管理等来维护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调和社会各阶级矛盾。
②经济功能
土地行政管理的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改造活动的系统规划、有效组织、科学实施,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的社会交易成本,消除土地利用的负面经济效果,使其投入少,收获多,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
③社会文化功能
土地行政管理应当是通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土地资源基本国情的了解和认识。树立科学的土地资源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促进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益的公平、高效、合理分配,协调好人与人、人与地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我国土地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制衡原则
土地行政管理的制衡原则是指土地管理的决策、立法和执行的权利应当各自独立、相互协调、相互监督。要防止土地行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专断、滥用权力,甚至以权谋私,出现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
②协调原则
土地行政管理要做到总体和部门的协调,部门之间的协调,上下级之间的协调,步调一致地完成土地行政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实现土地行政管理的目标。
③目标原则
确定目标是土地行政管理的首要职能,它先于行动,并指导行动的科学方向。
④法制原则
土地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其行政管理的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和方法通过立法程序制定为行政法规,用法律的手段确保其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以确保自身正常协调地运转。
⑤公众参与原则
土地行政管理应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观能动性,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土地行政管理。其基本形式有三种:a.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代表机关对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给予重大影响;b.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国土资源行政管理;c.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基层组织的有关活动。
⑥决策民主化原则
实行土地行政管理重大问题决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要求。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确立权利义务观念、法纪观念,也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⑦经济效率原则
土地行政管理应当努力实现组织机构合理化,行政工作程序化,工作责任制度化,管理方法现代化,审计制度完备化,以最大限度地符合经济效率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