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接接触
垫以1~1.5cm厚衬垫
垫以2~3cm厚衬垫
垫以3~5cm厚衬垫
垫以5cm以上厚的衬垫
第1题:
电容场法超短波治疗时,两个电容电极并置,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极大时,电力线将
A、均匀分布,作用均匀
B、均匀分布,作用表浅
C、电力线散向四周空间,作用表浅
D、电力线深入人体,作用加深
E、不规则分布
第2题:
超短波治疗最常采用的作用方式是
A、电容场
B、电感场
C、线圈场
D、辐射场
E、磁场
第3题:
A.皮肤
B.皮下脂肪
C.浅层肌肉
D.深层肌肉
E.骨
第4题:
短波、超短波、电容场法治疗的两电极斜对置时两电极靠近处的电力线会
A.较集中,形成短路
B.较分散
C.不均匀
D.无影响
E.向空间散射多
第5题:
超短波电容场法治疗的两个电容电极对置时,极间距离应
A、小于一个电极的直径
B、等于一个电极的直径
C、大于一个电极的直径
D、等于两个电极的直径
E、大于两个电极的直径
第6题:
拆电容器时,接触电缆引线前必须充分逐相放电。
第7题:
线面对于超短波治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8题:
单相触电:指人体有两处同时接触带电的任何两相电源时的触电。
第9题:
电容场法短波、超短波治疗时产热最多的组织是()
第10题:
全身骨显像
局部骨显像
三时相骨显像
四时相骨显像
平面骨显像
第11题:
皮肤
皮下脂肪
浅层肌肉
深层肌肉
骨
第12题:
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
接触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第13题:
电容场法超短波的作用可达到
A.皮肤
B.脂肪
C.浅层肌肉
D.深层肌肉
E.骨
第14题:
超短波电容场法治疗的两个电容电极并置时极间距离应是多少
A.小于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
B.等于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
C.等于两个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之和
D.大于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
E.大于两个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之和
第15题:
电容场超短波用于下肢时,两肢体骨突相接触处如何处理
A.可直接接触
B.垫以1~1.5cm厚衬垫
C.垫以2~3cm厚衬垫
D.垫以3~5cm厚衬垫
E.垫以5cm以上厚的衬垫
第16题:
电容场法超短波治疗时哪层组织产热最多
A.皮肤
B.皮下脂肪
C.浅层肌肉
D.深层肌肉
E.骨
第17题:
超短波疗法治疗肺炎时常用的方法是
A、线圈场法
B、电容场法
C、辐射场法
D、电极法
E、传导热法
第18题:
在三时相骨显像的基础上,再加18~24小时延迟显像,常用于下肢和患有外周血管疾病或静脉功能不全时的骨显像检查是
第19题:
电缆一相故障进行查找时,另外两相应如何处理?
第20题:
人体有两处同时与带电的两相电源接触时所引起的触电称为()。
第21题:
短波、超短波电容场法治疗时,应注意()
第22题:
机器应调谐
导线应打圈
两电极板应尽量靠近
导线应交叉
电极与治疗部位表面紧贴,无间隙
第23题:
又称为高频电场或超短波电场疗法
波长范围为10~1m,频率范围为30~300MHz
一般治疗多采用连续波
治疗时电极可不接触人体
主要以电容场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