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癌
睑板腺囊肿
内睑腺炎
睑缘炎
以上都不是
第1题:
A.外麦粒肿
B.内麦粒肿
C.睑板腺囊肿
D.以上均可
E.以上都不是
第2题:
患者男性,25岁。2年前右额部出现黄豆大小皮肤包块,无压痛,当时未就诊,近日出现肿块增大,约鹌鹑蛋大小,触之无压痛。既往身体健康。查体: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敏感。右侧额部有一约4cm×3cm×2cm肿物,活动度差,触之无压痛,与皮肤粘连不紧密。四肢可活动,双侧巴宾斯基征(-)。最好先进行的检查是()
第3题:
男性,45岁,发现左背部一直径1cm圆形肿物1年,近日肿物局部红肿、疼痛,增大至2.5cm,与皮肤有粘连,基底活动,压痛(+),有波动感,肿物表面的皮肤有一黑点状物与肿物相连。 首选的治疗是()。
第4题:
男性,30岁,发现头皮下肿物10年,渐进性增大,近6个月来生长较快。查体:右侧顶部一5cm大小局部隆起,质地较硬,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 X线检查发现右顶骨外板圆形局限性高密度影,诊断最可能为( )
第5题:
患者,女性,45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物半月余,肿物无压痛,肿物未见明显增大。既往有结核史,月经规律。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2cm×15cm×15cm肿物,质中,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好,与局部皮肤有少许粘连。左腋下可扪及1枚1cm大小肿大淋巴结。完成上述检查后,首选治疗措施()
第6题:
患者女,45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物半月余,肿物无压痛,肿物未见明显增大。既往有结核史,月经规律。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2cm×1.5cm×1.5cm肿物质中,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好,与局部皮肤有少许粘连。左腋下可扪及1枚1cm大小肿大淋巴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第7题:
吡喹酮
阿苯达唑
甲氧达唑
地西泮
槟榔与南瓜子
第8题:
颅骨骨瘤
头皮血肿
皮脂腺囊肿
颅骨骨化性纤维瘤
颅骨软骨瘤
第9题:
手术切除
病理活检
抗生素治疗
放疗照射
不需处理
第10题:
用小功率超短波治疗仪治疗
紫外线红斑量照射
抗生素治疗
抗病毒治疗
炎症控制后给予手术治疗
第11题:
睑板腺癌
睑板腺囊肿
内睑腺炎
睑缘炎
以上都不是
第12题:
病毒感染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
葡萄球菌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
睑板腺分泌旺盛所致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
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所致
第13题:
(68~6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45岁。发现右背部肿物1 年,明显增大伴局部红肿、疼痛半个月。查体:右背部见一5cm肿块,与皮肤粘连,基底活动,压痛(+),触之有波动感,肿物表面的皮肤有一黑点状物与肿物相连。 68.此肿物最符合的诊断为
A.痛性脂肪瘤感染
B.毛细血管瘤感染
C.皮样囊肿感染
D.皮脂腺囊肿感染
E.纤维瘤感染
第14题:
男性,45岁,发现左背部一直径1cm圆形肿物1年,近日肿物局部红肿、疼痛,增大至2.5cm,与皮肤有粘连,基底活动,压痛(+),有波动感,肿物表面的皮肤有一黑点状物与肿物相连。最可能的诊断为()。
第15题:
患者,女性,56岁,左上睑反复出现硬结2个月,已在外院行"睑板腺囊肿刮除术"3次,术后均复发。检查:Vos1.0,左眼上睑皮下可扪及一黄豆大小不规则形硬结,边界清,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相应的睑结膜面局部见黄白色结节隆起,余无异常发现。右眼视力1.0,眼前段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第16题:
男性,30岁,发现头皮下肿物10年,渐进性增大,近6个月来生长较快。查体:右侧顶部一5cm大小局部隆起,质地较硬,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 治疗首选( )
第17题:
患者女,45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物半月余,肿物无压痛,肿物未见明显增大。既往有结核史,月经规律。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2cm×1.5cm×1.5cm肿物,质中,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好,与局部皮肤有少许粘连。左腋下可扪及1枚1cm大小肿大淋巴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8题:
男性,45岁,左面部一直径1cm圆形肿物,有时疼痛,肿物与皮肤有粘连,基底活动,无压痛,不硬,肿物上覆之皮肤有一黑点状物与肿物相连,诊断为()
第19题:
吡喹酮
阿苯达唑
甲氧达唑
手术摘除肿物
槟榔与南瓜子
第20题:
脂肪瘤
血管瘤
表皮样囊肿
皮脂腺囊肿
痣
第21题:
颅骨骨瘤
头皮肿物
颅骨骨髓炎
颅骨成骨细胞瘤
颅骨纤维肉瘤
第22题:
病毒感染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
葡萄球菌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
睑板腺分泌旺盛所致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
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所致
第23题:
用小功率超短波治疗仪治疗
紫外线红斑量照射
抗生素治疗
抗病毒治疗
炎症控制后给予局部热敷和按摩
第24题:
睑板腺癌
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内睑腺炎(麦粒肿)
睑缘炎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