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007年3月20日,12岁的小学生明明在文具店购买一块3元钱的橡皮。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明明的行为属于(  )。[2007年真题]A 有效的民事行为B 无效的民事行为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题目
单选题
2007年3月20日,12岁的小学生明明在文具店购买一块3元钱的橡皮。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明明的行为属于(  )。[2007年真题]
A

有效的民事行为

B

无效的民事行为

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2007年3月20日,12岁的小学生明明在文具店购买一块3元钱的橡皮。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明明的行为属于(  )。[2007年真题]A 有效的民事行为B 无效的民事行为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乘闹“非典”之际故意抬高口罩的价格,则该行为属于(  )。

    A.无效民事行为
    B.可撤销民事行为
    C.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D.有效民事行为

    答案:B
    解析:
    “非典”属于一种瘟疫,乘闹瘟疫之机抬高物价,系乘人之危,为可撤销民事行为。

  • 第2题:

    甲乘闹“非典”之际故意大幅度抬高口罩的价格,从民事行为的性质上看,该行为属于(  )。
    A.无效民事行为
    B.可撤销民事行为
    C.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D.有效民事行为


    答案:B
    解析:
    【精解】该行为属于因乘人之危而为的民事行为,故选B项。

  • 第3题: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民事行为。

    • A、有效
    • B、无效
    • C、效力待定
    • D、可撤销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单选题
    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属于(  )。
    A

    有效行为

    B

    无效行为

    C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D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类型有:①重大误解;②显失公平;③乘人之危;④胁迫、欺诈。

  • 第5题:

    单选题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属于()。
    A

    无效民事行为

    B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C

    合法民事行为

    D

    可撤销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主要包括: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行为。

  • 第6题:

    单选题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民事行为。
    A

    有效

    B

    无效

    C

    效力待定

    D

    可撤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

  • 第7题:

    单选题
    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属于(  )。
    A

    有效行为

    B

    无效行为

    C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D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第8题:

    单选题
    李某在张某的胁迫下签署了一份将自己房屋卖给张某的合同,该合同行为属于(  )。[2014年真题]
    A

    无效民事行为

    B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C

    合法民事行为

    D

    可撤销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类型主要包括:①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③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④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本题中,李某是在张某的胁迫下签署的合同,该合同行为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

  • 第9题:

    可撤销民事行为。在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后,(  )。

    A.该民事行为仍然有效
    B.该民事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为无效
    C.该民事行为自始无效
    D.该民事行为由效力待定转化为无效

    答案:C
    解析:
    可撤销民事行为中,如果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则该撤销行为溯及既往,即溯及合同成立之时,合同自然自始无效。

  • 第10题:

    根据民法通则,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而为的民事行为属于()的民事行为。

    A:有效
    B:无效
    C:效力未定
    D:可撤销

    答案:B
    解析:

  • 第11题: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属于()。

    • A、无效民事行为
    • B、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 C、合法民事行为
    • D、可撤销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行为,属于 ( )
    A

    无效的民事行为

    B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C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D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选题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  )。
    A

    无效民事行为

    B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C

    有效民事行为

    D

    可撤销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4题:

    单选题
    2007年3月20日,12岁的小学生明明在文具店购买一块3元钱的橡皮。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明明的行为属于(  )。[2007年真题]
    A

    有效的民事行为

    B

    无效的民事行为

    C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明明在文具店购买橡皮的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符,属于有效的民事行为。

  • 第15题:

    单选题
    (  )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由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
    A

    有效民事行为

    B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C

    无效民事行为

    D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