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2005年9月,甲发现乙公司盗印其作品,但未予制止。2009年9月21日,甲发现乙一直未停止复制行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院应当受理甲的起诉B甲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其诉讼请求C法院应当判决乙停止侵权行为D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9年9月21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E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5年9月开始计算

题目
多选题
2005年9月,甲发现乙公司盗印其作品,但未予制止。2009年9月21日,甲发现乙一直未停止复制行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法院应当受理甲的起诉

B

甲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C

法院应当判决乙停止侵权行为

D

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9年9月21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E

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5年9月开始计算


相似考题
更多“2005年9月,甲发现乙公司盗印其作品,但未予制止。2009年9月21日,甲发现乙一直未停止复制行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诉的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乙公司以甲公司严重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这是变更之诉

    B.乙公司以甲公司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这是确认之诉

    C.甲向法院起诉乙,要求其返还所借的1000元钱,乙称自己根本没有向甲借过钱,乙的主张是消极确认之诉

    D.甲起诉乙建筑公司,要求乙马上停止施工降低噪声,这是形成之诉


    正确答案:A
    A。

  • 第2题:

    2006年7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侵犯其发明专利权。2009年4月1日,甲公司发现乙公司一直未停止侵权行为,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

    A.法院应当受理甲的起诉

    B.甲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C.法院应当判决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

    D.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9年4月1日向前推算2年计算


    正确答案:ACD
    解析:权利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继续,在该项专利权有效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 第3题:

    2002年5月,甲发现乙公司非法复制其作品,但未予制止。2007年5月8日,甲发现乙一直未停止复制行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应当由中级法院受理甲的起诉

    B.甲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C.停止侵害的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D.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7年5月8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正确答案:CD
    [考点] 著作权案件的管辖及诉讼时效
    [答案及解析] C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所以A项错误。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所以B项错误,CD项正确。

  • 第4题:

    甲的画作《梦》于1960年发表。1961年3月4日甲去世。甲的唯一继承人乙于2009年10月发现丙网站长期传播作品《梦》,且未署甲名。2012年9月1日,乙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 )

    A.《梦》的创作和发表均产生于我国《著作权法》生效之前,不受该法保护
    B.乙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其胜诉权不受保护
    C.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署名权的行为
    D.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对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

    答案:D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和著作财产权。 《著作权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60条第1款规定:“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护。”据此,只要权利尚在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期限之内,均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发表与创作时间在法律生效之前,并不能排除保护,故A项错误。
    《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因此,对于署名权的保护没有期限限制,不存在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乙有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署名权的行为,故B、C项均错误。
    《著作权法》第21条第1款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
    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其中,第10条第1款第12项规定的是信息网络传播权,这意味着,此权利受保护的期间是1961年甲死亡之后的50年之内,即2011年之前可以获得保护。乙在2012年9月提起诉讼,此时,此项财产权利已经超出了法定的保护期限,故D项正确。

  • 第5题:

    对于下列哪些起诉,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

    A:甲起诉乙支付拖欠的货款3万元,但已超过诉讼时效
    B:甲公司起诉乙公司支付房租20万,但乙公司已被吊销营业执照
    C:甲起诉乙离婚,诉讼过程中撤诉,两个月后甲再次起诉离婚,但没有提出新情况、新理由
    D:甲、乙曾同居数年,乙曾经书面允诺送甲一辆价值10万以上的汽车,但一直未履行承诺,甲起诉乙请求给付汽车

    答案:B,C
    解析:
    B项中被告乙公司已经不存在,属于被告不明确的情形,法院也可以裁定不予受理。A项涉及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诉讼时效过后当事人丧失了胜诉权而非起诉权,因此法院对于这种过了诉讼时效的案件,应予受理。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法院不予受理。C项不予受理。D项属于典型赠予合同,应予受理,选BC。

  • 第6题:

    关于诉的种类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

    A.甲公司以乙公司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属于变更之诉
    B.甲公司以乙公司的履行不符合约定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属于给付之诉
    C.甲向法院起诉乙,要求返还借款1000元,乙称自己根本没有向甲借过钱,该诉讼属于确认之诉
    D.甲公司起诉乙公司,要求乙公司立即停止施工或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属于变更之诉

    答案:A,B
    解析:
    本题A选项中解除合同是消灭既存的合同关系,是变更之诉;B选项中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是给付之诉,给付的对象是行为,积极的作为;C选项中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履行合同,归还借款,显然是给付之诉,给付的内容为财物:D选项中甲公司的诉讼请求是要求乙公司停止施工,或采取措施降低噪音,一个是消极的不作为,一个是积极的作为,但总之都是给付之诉,给付的内容为行为,当然其中既有作为又有不作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B。

  • 第7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合同,由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设备一批,双方约定合同的履行地点为卖方所在地,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设备后,双方因设备质量问题产生纠纷。甲公司先向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立案后,甲公司又向自己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以自己案件积压过多且甲公司自愿向其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为由,将本案移送甲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B、甲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以自己管辖本案对当事人更为便利为由立案,并要求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移送本案
    • C、甲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在审查中发现本案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已经立案,遂裁定不予受理
    • D、甲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本案后发现本案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已经立案,遂将本案移送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C,D

  • 第8题:

    1999年7月,甲发现乙公司非法复制其作品,但未予制止。2004年5月8日,甲发现乙一直未停止复制行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法院应当受理甲的起诉
    • B、甲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 C、法院应当判决乙停止侵权行为
    • D、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4年5月8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正确答案:A,C,D

  • 第9题:

    2009年4月,甲得知乙出版社非法出版发行甲的小说,但未予理会。由于乙一直未停止上述侵权行为,甲遂于2012年5月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院应当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不予受理,
    • B、法院应当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诉讼请求
    • C、法院应当判决乙停止侵权行为
    • D、本案应适用特殊诉讼时效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多选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合同,由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设备一批,双方约定合同的履行地点为卖方所在地,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设备后,双方因设备质量问题产生纠纷。甲公司先向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立案后,甲公司又向自己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

    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以自己案件积压过多且甲公司自愿向其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为由,将本案移送甲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B

    甲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以自己管辖本案对当事人更为便利为由立案,并要求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移送本案

    C

    甲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在审查中发现本案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已经立案,遂裁定不予受理

    D

    甲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本案后发现本案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已经立案,遂将本案移送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 C,A
    解析: (1)选项A: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得将案件移送另一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2)选项B: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不得重复立案。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发现乙在网上抄袭他的文章,遂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个法院没有管辖权()。
    A

    乙住所地法院

    B

    乙抄袭甲文章所运用的计算机的所在地法院

    C

    甲发现乙抄袭行为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法院

    D

    甲住所地法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了五万元的苹果,甲公司以乙公司提供的苹果不符合约定为由拒绝付款。为此,乙公司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甲公司支付货款。在支付令异议期问,甲公司既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义务,而是向另一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货。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甲公司的起诉行为使支付令失去效力

    B

    甲公司的起诉行为不能阻止支付令的效力

    C

    甲公司的起诉行为产生债务人异议的法律后果

    D

    甲公司起诉后,受理支付令申请的法院应裁定终结督促程序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民诉解释》第433条规定,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后,未在法定期间提出书面异议,而向其他人民法院起诉的,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

  • 第13题:

    关于诉的种类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以乙公司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属于变更之诉

    B.甲公司以乙公司的履行不符合约定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属于给付之诉

    C.甲向法院起诉乙,要求返还借款1000元,乙称自己根本没有向甲借过钱,该诉讼属于确认之诉

    D.甲公司起诉乙公司,要求乙公司立即停止施工或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属于变更之诉


    正确答案:AB
    【考点】诉的分类
    【解析】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可将诉划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关于诉的这三种分类的具体含义可见2007年试卷三第41题。根据变更之诉的含义可知,当事人提起变更之诉的前提必须是承认有一个基础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结合选项A,甲公司的诉讼请求是解除与乙公司之间的合同,也就是说,甲公司提起解除合同这一诉讼请求的前提是承认其与乙公司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因此,甲公司的诉讼请求属于变更之诉。选项A是正确的。根据给付之诉的含义可知,以请求给付的内容为标准,可将给付之诉进一步划分为实物给付之诉和行为给付之诉。而行为给付之诉又可被进一步划分为积极作为的行为给付之诉与消极不作为的行为给付之诉。结合选项B,甲公司的诉讼请求是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约定,这应当属于积极作为的行为给付之诉。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在选项D中,甲公司的诉讼请求是要求乙公司立即停止某一行为,这应当属于消极不作为的行为给付之诉,而不属于变更之诉。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在C选项中,甲的诉讼请求是要求乙返还l000
    元,也就是说,甲请求乙给付的内容是实物,这应当属于实物给付之诉。而确认之诉只是确认存在或者不存在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没有给付的内容。因此,C选项中甲的诉讼请求是给付之诉,而不是确认之诉。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 第14题:

    甲地甲公司向乙地乙公司购买钢材 100 吨,履行地点在丁地,价格 100 万元。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丙地丙公司应甲的要求为其债务提供连带保证责任。乙公司在丁地交付货物后,甲公司未能按约付款,丙公司也拒不承担保证责任。 问:现在乙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和丙承担责任,它应当向何地人民法院起诉?如果乙公司只要求丙承担保证责任,则其应当向何地法院起诉?


    参考答案:(1)乙公司起诉甲公司和丙公司承担责任,可以向甲地(甲公司住所地)或者丁地(合同履行地点)人民法院起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中相对于丙公司的担保合同,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合同被称为主合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本案中,甲地是甲公司的住所地,丁地是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且乙公司已履行交货义务。
    (2)乙公司只起诉丙公司承担责任,则应该向丙地(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合同发生纠纷,债权人向担保人主张权利的,应当由担保人住所地的法院管辖。本案中,丙地是丙公司的住所地

  • 第15题:

    下列起诉中,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的是( )。

    A.甲公司起诉乙公司支付拖欠货款10万元,但已超过诉讼时效

    B.甲公司起诉乙公司支付房租20万元,但乙公司已被注销

    C.甲公司起诉乙公司,要求乙公司履行合同,但在开庭审理前撤诉,一个月后又向人民法院就该案提出起诉

    D.甲、乙曾同居数年,乙曾经书面允诺送甲一套住房,但一直未履行承诺,甲起诉乙请求给付


    正确答案:B
    【解析】题中A项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B项中乙公司已被注销,其法律主体资格已不存在,故其为不适格的被告。C项法院裁定准予撤诉的,诉讼终结;撤诉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应重新计算,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D项允许起诉,法院应当受理。

  • 第16题:

    甲的画作《梦》于1960年发表。1961年3月4日甲去世。甲的唯一继承人乙于2009年10月发现丙网站长期传播作品《梦》,且未署甲名。2012年9月1日,乙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梦》的创作和发表均产生于我国《著作权法》生效之前,不受该法保护
    B:乙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其胜诉权不受保护
    C: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署名权的行为
    D: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对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

    答案:D
    解析:
    【考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详解】《著作权法》第60条第1款规定:“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护。”因此A项错误。《著作权法》第21条第1款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第10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本题中,甲于1961年3月4日去世,其发表权及《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7项至第17项规定的权利,也就是著作权人的发表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至2011年12月31日届满,而甲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5条第1款规定:“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故C项错误。《著作权法》第19条第1款规定:“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二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本题中,甲的著作权中的署名权由于保护期不受限制,因此任何时候对署名权都有可能造成侵犯。本题中可以肯定的是,截至2009年10月,乙在此前长期侵犯了甲的署名权。2012年9月1日乙起诉时,如果丙网站的侵犯署名权的行为尚在持续,那么乙的诉讼时效就未超过。题目中并未说明丙网站在2009年10月乙发现其传播作品时已经停止了侵犯甲的署名权的行为,因此B项是不正确的。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由于已经超过死亡后50年的保护期限,且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第28条的规定,也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故D项正确。

  • 第17题:

    甲乙为夫妻,甲因经商而暴富,遂秘密养起了情人。甲乙因此感情不和,为此引发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如甲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法院应支持乙向甲的损害赔偿请求
    B.如甲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予离婚,法院也应支持乙向甲的损害赔偿请求
    C.如乙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法院应支持乙向甲的损害赔偿请求
    D.如乙不起诉离婚,但起诉损害赔偿,法院应支持乙向甲的损害赔偿请求


    答案:A,C
    解析:
    A、C
    考点:离婚醅偿
    讲解:本题涉及离婚无过错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解问题。依照《婚姻法解释 (一)》第29条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但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对当事人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应不予支持;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C。

  • 第18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乙公司到期未支付货款20万元。甲公司得知,乙公司对丙公司享有10万元的到期债权,但是乙公司一直未向丙公司索要。同时乙公司将自己价值20万元的设备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不知情的丁公司。甲公司( )。

    A.应当在知道乙公司低价出售财产的行为之后1年内,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买卖行为
    B.可以向法院起诉丁公司,要求其将设备返还给自己
    C.可以向法院起诉丙公司,要求其清偿20万元
    D.向法院起诉丙公司,丙公司认为乙公司没有怠于行使债权的情况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E.向法院起诉丙公司,法院可以将乙公司追加为第三人

    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核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使。虽然乙公司是低价处分自己的财物,但是因为丁公司是不知情的第三人,且为有偿受让,所以甲公司不能就该处分行为行使撤销权。所以选项A、B错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请求数额超过债务人所负债务数额或者超过次债务人所负债务额的,对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以选项C错误。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所以选项E正确。

  • 第19题:

    甲企业(本题下称“甲”)向乙企业(本题下称“乙”)发出传真订货,该传真列明了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并要求乙在10日内报价。乙接受甲发出传真列明的条件并按期报价,亦要求甲在10日内回复;甲按期复电同意其价格,并要求签订书面合同。乙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按甲提出的条件发货,甲收货后未提出异议,亦未付款。后因市场发生变化,该货物价格下降。甲遂向乙提出,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关系不能成立,故乙应尽快取回货物。乙不同意甲的意见,要求其偿付货款。随后,乙发现甲放弃其对关联企业的到期债权,并向其关联企业无偿转让财产,可能使自己的货款无法得到清偿,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试述甲传真订货、乙报价、甲回复报价行为的法律性质。


    正确答案:甲传真订货行为的性质属于要约邀请。因该传真欠缺价格条款,邀请乙报价,故不具有要约性质。乙报价行为的性质属于要约。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内容具体确定;第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要约意思表示约束。本案中,乙的报价因同意甲方传真中的其他条件,并通过报价使合同条款内容具体明确,约定回复日期则表明其将受报价的约束,要约不得撤销,已具备要约的全部要件。甲回复报价行为的性质属于承诺。因其内容与要约完全一致,且于承诺期内作出。

  • 第20题:

    甲企业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其上级主管乙工业局决定撤销,遂成立丙清算小组。清算中,发现丁公司尚欠甲企业货款若干拒不偿还,如向法院起诉,应以为原告()

    • A、甲企业
    • B、乙工业局
    • C、甲企业、乙工业局和丙清算小组共同
    • D、丙清算小组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甲企业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其上级主管乙工业局决定撤销,遂成立丙清算小组。清算中,发现丁公司尚欠甲企业货款若干拒不偿还,如向法院起诉,应以为原告()
    A

    甲企业

    B

    乙工业局

    C

    甲企业、乙工业局和丙清算小组共同

    D

    丙清算小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起诉中,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的是(  )。[2006年真题]
    A

    甲公司起诉乙公司支付拖欠货款10万元,但已超过诉讼时效

    B

    甲公司起诉乙公司支付房租20万元,但乙公司已被注销

    C

    甲公司起诉乙公司,要求乙公司履行合同,但在开庭审理前撤诉,一个月后又向人民法院就该案提出起诉

    D

    甲、乙曾同居数年,乙曾经书面允诺送甲一套住房,但一直未履行承诺,甲起诉乙请求给付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有证据证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B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由于乙公司已被注销,其法律主体资格已不存在,故其为不适格的被告,即不符合受理条件。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C项,当事人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D项,满足法条规定的起诉条件,故允许起诉,法院应当受理。

  • 第23题:

    问答题
    2007年10月,甲公司从乙公司购进一批组装办公家具,经安装使用后,发现该批家具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遂向乙公司提出退货赔偿请求。乙公司认为该批组装家具是木质板材拼装而成,而该批木质板材是由丙公司提供的,因此拒绝甲公司的退货赔偿要求。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乙公司向法院提出应由丙公司负责赔偿,法院遂通知丙公司参加诉讼。本案中人民法院通知丙公司参加诉讼,有何法律依据?

    正确答案: 人民法院通知丙公司参加诉讼的理由是丙公司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与正在进行的诉讼的裁判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诉讼的人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本案中如果法院判决家具质量不合格,乙公司败诉后就会向丙公司提出赔偿要求,丙公司因此而承担赔偿义务,故丙公司与正在进行的诉讼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属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