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第1题:
第2题:
下列有关制作教学视频制作过程中如何进行合作的表述中,你认为表述错误的是()。
第3题:
以下王老师使用教学媒体恰当的是:()
第4题:
罗老师教学《观潮》时,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其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第5题:
张老师在给学生讲解本单元的生词、短语时,下列教学方法中不适合的是()
第6题:
在教授《赤壁赋》一课时,一位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首先反复播放课文录音,第一遍让学生标注生字新词的读音;第二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第三遍结合个别朗读矫正语音语调,然后解决重难点;第四遍看着屏幕静止的画面背诵课文。对于这位教师的教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7题:
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课堂一开始,便是一阵激越的鼓声,伴着鼓声,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安塞腰鼓的背景知识,然后在激越豪迈的阵阵鼓声中,老师带着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对这一教学设计,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第8题:
语文课上老师为大家讲解演讲的知识时,首先讲解了演讲的基本要求,然后讲解了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该如何准备一篇演讲稿以及演讲过程中要注意的诸多事项,最后详细举例,并用多媒体播放著名的演讲视频。之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素材写一篇演讲稿并进行3分钟演讲。对以上教学设计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9题:
第10题:
实践活动法
实验法
参观法
情境教学法
第11题: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巩固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第12题:
启发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直观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第13题:
第14题:
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第15题:
孙老师在讲授《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仅将课文的语文知识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与讲授,而且通过花生朴实的品格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体现了()的教学原则。
第16题:
在课文讲解之后,为了升华主题,王老师想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下列教学策略最合适的是()。
第17题:
材料:今天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上课伊始,老师说:"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将用两节课学完"。说完,便转过身去板书。他刚写完课文题目,便听到有同学喊:"报告!""什么事?"老师问。"老师,我不同意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篇课文。"喊报告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说。"为什么不同意呢?"老师和蔼地问。"我认为这篇课文虽然长,但语言比较好懂,即使有些难懂的句子,课文下面都加了详细的注解,而且我们已经按照您的要求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大部分同学应该基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似乎没有必要再花两节课了。"老师听了该同学的解释后,便向大家问道:"你们还有谁赞成他的意见?"结果同学们都赞成。于是,老师说:"很好!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那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篇课文吧!"同学们立刻发出满意的欢呼声。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
第18题:
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巾贯彻了()。
第19题:
学习《雷雨》一课时,教师打算放映话剧《雷雨》的视频资料。在使用时教师的做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自习课播放整部电影,无关者可以离开教室,或者自行自习
课上播放整部电影,边播放,教师边讲解
课前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剪辑,课上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播放、讲解
教师作为设备操作者、监督员,课上播放电影,把课堂真正完全交给学生
第21题:
直观性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第22题:
直观性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第23题:
自习课播放整部电影,无关者可以离开教室,或者自行自习
课上播放整部电影,边播放,教师边讲解
课前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剪辑,课上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播放、讲解
教师作为设备操作者、监督员,课上播放电影,把课堂真正完全交给学生
第24题:
小组讨论,汇集意见,随机点名学生汇报该组的意见
随机提问某个学生
让本班语文成绩最好的同学讲述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背诵出课文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