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②③
①③
①③④
①②④
第1题:
出生后45天患儿,因呕吐、消瘦入院;右上腹可触及椭圆状肿物;超声显示:胃腔高度扩张,幽门肌增厚,厚4~5mm。依超声表现可提示为A、胃窦幽门部痉挛
B、胃窦幽门部肿瘤
C、急性胃扩张
D、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E、以上都不是
该病超声诊断依据是A、幽门管肌层厚度≥3mm,管长≥10mm,直径≥12mm
B、幽门管肌层厚度≥3mm,管长≥16mm,直径≥12mm
C、幽门管肌层厚度≥4mm,管长≥18mm,直径≥13mm
D、幽门管肌层厚度≥4mm,管长≥20mm,直径≥14mm
E、幽门管肌层厚度≥5mm,管长≥25mm,直径≥15mm
第2题:
第3题:
一新生儿,进行性加重呕吐4周,超声示幽门部环周均匀性增厚,厚度>0.4C.m,胃内容物通过受阻可能是
第4题: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理特点是()
第5题: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理特点是()
第6题:
一男性患儿出生后5周,呕吐频繁,进食后明显,体检见患儿消瘦,右上腹可扪及橄榄形肿块对其声像图的表现,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7题:
X线钡餐检查见幽门胃窦呈典型的______,管腔______,为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特有的X线征象。
第8题:
先天性新生儿疾病,女婴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婴
伴有幽门管腔狭窄
胃壁固有肌层局限性、均匀性增厚
空腹时,胃幽门区可见“假肾”样包块
胃内容通过困难,胃排空延迟
第9题:
胃幽门管狭窄变形,内膜面不平整
幽门壁全周性增厚,范围较局限
胃腔内可见大量潴留物,胃壁偶见逆蠕动
病变长度约在2.0~2.5cm,壁厚度约4~8mm
病变短轴呈“靶环征”,长轴呈“子宫颈征”
第10题:
胃逆蠕动增强
胃蠕动频繁,波形加深
胃潴留胃扩张
幽门部的软组织影
幽门前区“双肩”征,幽门管细长呈线样改变
第11题:
第12题:
幽门肌层增厚,以纵肌为主
幽门肌层增厚,以环肌为主
胃扭转
幽门长短不变,但明显增宽
幽门肌层增厚,纵切面呈菱形
第13题:
一男性患儿出生后5周,呕吐频繁,进食后明显,体检见患儿消瘦,右上腹可扪及橄榄形肿块
对其声像图的表现,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幽门壁全周性增厚,范围较局限
B.病变长度约在2.0~2.5cm,壁厚度约4~8mm
C.胃腔内可见大量潴留物,胃壁偶见逆蠕动
D.胃幽门管狭窄变形,内膜面不平整
E.病变短轴呈“靶环征”,长轴呈“子宫颈征”
第14题:
第15题:
先天肥厚型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标准是()①幽门壁全周性、均匀性增厚,厚度>0.4cm,长度>2.0cm②幽门横断呈"靶环"征,直径>1_5cm③近幽门部蠕动消失,幽门管狭窄,胃潴留,胃蠕动亢进、逆蠕动④幽门壁全周性、不均匀性增厚,厚度>0.5cm,长度≤2.0cm
第16题: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腹部B超检查,测量幽门厚度______,幽门前后径______,幽门管长______,可诊断该病。
第17题:
以下除哪一项外均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声像特点()。
第18题:
诊断先天性肥厚型幽门狭窄,最可靠的X线征象是()
第19题:
幽门壁各层组织均肥厚增大,以环肌为主
幽门又细又短
幽门腔增粗
幽门肿块呈菱形
以上都不是
第20题:
幽门管长≥20mm
横断直径≥15mm
幽门区探及靶环样肿块
幽门壁厚<4mm
幽门以上部位的胃腔内见潴留物
第21题:
第22题:
①②③
①③
①③④
①②④
第23题:
幽门壁全周性增厚,范围较局限
病变长度约在2.0~2.5cm,壁厚度约4~8mm
胃腔内可见大量潴留物,胃壁偶见逆蠕动
胃幽门管狭窄变形,内膜面不平整
病变短轴呈靶环征,长轴呈子宫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