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高,方法简便快捷,敏感性较差
特异性差,敏感性高
特异性高,敏感性高
不够敏感,不常用
以上说法均正确
第1题:
组织彻底透明
组织彻底脱水
切片彻底脱蜡
组织及时固定
适当的烤片温度
第2题:
紫黑色
棕黄色
黑色
蓝紫色
红色
第3题:
中性甲醛
Bouin固定液
Carnoy固定液
醋酸
丙酮
第4题:
水溶性伊红
Harris苏木精
Gill改良苏木精
Mayer苏木精
乙醇伊红液
第5题:
动作迅速
取材的组织体积要大,以便观察
机械损伤小
最好在低温(0~4℃)下进行
及时固定
第6题:
培养细胞
活检和手术标本
胸腔积液、腹水、脑脊液
淋巴结、肝、肺
外周血和胸腹水中的淋巴细胞的分离
第7题:
组织中血管丰富
组织中细胞成分较少
组织中抗原抗体反应出现的阳性染色
组织中受体配体结合出现的阳性染色
蛋白吸附于高电荷的胶原和结缔组织成分上
第8题:
心肌为强阳性
定位于细胞核
小肠上皮细胞为弱阳性
定位于内质网和溶酶体
胆囊上皮为阴性
第9题:
切片中的刀痕及皱褶区域也容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
表现为弥漫均匀的背景染色
一片细胞内染色强度较一致,无深浅及多少之分
出现在组织边缘、胶原纤维及血浆渗出处,坏死组织及固定不良的组织中心处
着色细胞数量极少时,多为非特异性染色
第10题:
Dubowitz-Brooke钙激活酶法
Gomori钙钴法
Leder-Stutt改良萘酚AS-TR磷酸酯法
Berry硝酸铅法
Snell-Garrett胆碱铜法
第11题:
早期病变心肌呈紫蓝色或棕黄色
横纹肌等呈绿色
网状纤维呈黄色或玫瑰红色
胶原纤维呈黄色
粗弹性纤维有时染成微紫色
第12题:
股动脉采血
颈静脉采血
颈动脉采血
翼根静脉采血
摘眼球采血
第13题:
紫色
红色
蓝黑色
橙黄色
绿色
第14题:
×40
×4
×20
×10
×100
第15题:
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
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抗体-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第16题:
俯卧位便于进行背部的实验
固定的姿势依手术的种类而定
仰卧位便于进行颈、胸、腹部的实验
俯卧位便于进行脑脊髓的实验
麻醉后可不用解去嘴上的带子,直接进行实验
第17题:
Müller液
B-5固定液
Rossman液
Bouin固定液
Orth液
第18题:
嗜铬细胞呈红色至紫红色,皮质细胞呈蓝色,红细胞呈粉红色
嗜铬细胞呈蓝色,皮质细胞呈黄色,红细胞呈红色
嗜铬细胞呈蓝紫色,皮质细胞呈绿色,红细胞呈粉红色
嗜铬细胞呈黑色,皮质细胞呈蓝色,红细胞呈红色
嗜铬细胞呈棕色,皮质细胞呈蓝色,红细胞呈粉红色
第19题:
抗体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的一步法
把生物素耦联到特异性第一抗体上,将生物素化抗体直接和ABC复合物结合
先用PAP法,后用LAB法
先用PAP法,然后用ABC法
HRP-多聚化合物-特异性抗体复合物一步法
第20题:
Ponceau染色
Siriusred染色
Poley染色
Gomori醛复红染色
James染色
第21题:
用犬夹夹住头部,使犬头向下,再套上犬链
用犬夹夹住颈部,使犬头向上,再套上犬链
用犬夹夹住颈部,使犬头向下,再套上犬链
用犬夹夹住头部,使犬头向上,再套上犬链
用犬夹夹住颌部,使犬头向下,再套上犬链
第22题:
将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作用于切片
将荧光素标记的第一抗体直接作用于切片
将荧光素标记的抗原直接作用于切片
将荧光素标记的第二抗体直接作用于切片
将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原直接作用于切片
第23题:
细胞生理性程序性死亡
由厌氧菌感染而引起的坏死
由于胰酶外溢而引起的坏死
由于血流阻断而引起的坏死
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坏死
第24题:
0.25%高锰酸钾
1%盐酸乙醇
Lugol碘溶液
Verocay液
稀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