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预应力钢筋超张拉的目的是()
第4题:
预应力筋的超张拉数值不得大于钢筋的屈服点。
第5题: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预应力筋如需超张拉,其最大超张力规定:冷拉Ⅱ~Ⅳ级钢筋为屈服点的();钢丝、钢铰线及热处理钢筋为标准强度的()
第6题: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测定预应力筋的回缩与锚具变形量,对于钢制锥形锚具,其值不得大于6mm;对于夹片式锚具,不得大于6mm。如果大于上述允许值,应重新进行张拉,或更换锚具后重新张拉。
第7题:
预应力筋的张拉中,采用超张拉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损失。
第8题:
曲线型预应力钢筋
抽芯成孔的直线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4米
预埋波纹管的直线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7米
竖预应力结构
预埋波纹管的直线预应力筋长度大于30米
第9题:
第10题:
80%
85%
90%
95%
第11题:
小于屈服强度
大于张拉前钢筋的屈服强度
等于张拉前钢筋的屈服强度
接近抗拉强度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为减少钢筋松驰的预应力损失,对曲线预应力筋和抽芯成孔长度大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
第15题:
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应检查预应力筋张拉后的位置偏差,张拉后预应力筋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且不得大于构件截面短边边长的4%。
第16题: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
第17题: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使钢筋中的应力()。
第18题: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对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
第19题:
大于抗拉强度
大于屈服点强度
小于抗拉强度
小于屈服点强度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的80%
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
张拉时宜先中间,后上下,再两边
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有断丝、滑丝、断筋时应暂停张拉
第22题:
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可采用一端张拉
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采用两端张拉
张拉段预应力筋长度不得大于50m,否则应采用特制接头或分段张拉、锚固
张拉时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或曲线预应力筋中心线末端重合
张拉后及时封锚,锚具和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第23题:
增加预应力筋的松弛损失
对钢筋实施冷拉
减少预应力筋的松弛损失
对钢筋实施冷拔